六一怎能不快乐?让孩子和你一起玩花弄草吧

 

不仅六一要快乐,每天都要快乐。...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节日变成了一场祭奠童年的狂欢——大人们笑着闹着变着花样意淫如何过六一,撒娇做一天超龄大儿童,释放有人疼爱有人宠的内心愿望。

而孩子们却在呐喊:“六一不快乐!”
“再不陪我玩,我就长大了!”这一天,游乐园、少年宫、动物园、科技馆、儿童餐厅,超市也祭出声势浩大的儿童节专场……

然而,优秀的父母深知,“陪伴”不只是六一一天的任务,而应该是一种细水长流。利用碎片的时间,一起下棋,一起读书,一起述说一天的生活,甚至在有限的空间里,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养花种草,也是一种理想的陪伴。

大“孩子”来说,园艺是一种回归
______


像“养花种草”这样远离都市快节奏的慢生活,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对农耕时代的致敬,对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的回归。往往热爱侍弄花草的大人,也有一颗天真善良的童心。
大到庭院,小至窗台,当代的“园艺”概念范围已经越来越宽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园艺对于身心健康的好处,开始在养花种草寻觅乐趣甚至人生意义。


园艺,意味着什么?


  • 一方面是“付出”
园艺让你学会用心呵护一朵花、一棵草,学习和观察它的生长与衰落、喜好和厌恶,播种、挖洞、搬土、堆肥、移盆……付出体力劳动的同时,也有许多情感投入。
  • 另一方面是“收获”
研究表明,园艺可以提高对生活的满足感,获取内心平静,减轻生活压力,获得良好睡眠;园艺劳动还能降低患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的风险;自种的蔬果,还能让一家人吃上健康无农药的放心食材……
养花种草,总被看成是“老人家”才做的事,但其实,对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园艺是一种促进情商和智商发展的绝佳方法。
对小孩子而言,园艺是一种成长方式
______
自19世纪以来,西方教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大自然、园艺与儿童教育的关系。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在幼儿园中加入供孩子们养花种菜的花园,并在教育内容中设计了“自然观察”和“园艺劳动”等游戏活动。
福禄培尔认为,对大自然的观察,能使孩子们感知、记忆、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而园艺劳动,可以培养他们实践、自立、合作和责任感等品格。




▲梅尔爷爷的“1米菜园”,不仅是小空间的立体种植实践,也是在这股浪潮之中诞生的亲子教育园艺概念。

直到当代,在对城市现代化的思考中诞生了新型农业教育,同时,儿童饮食健康日渐受到重视,北美、欧洲等国家越发重视园艺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近些年来,“可食用的学校园”在这些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和孩子们一起种菜。

他们把学校里的园地用于有机食物的生产,向孩子们传授可持续的农业园艺种植技能,通过了解植物生长过程,来认识本地的食物系统、废物循环,培养孩子们耐心、节俭、热爱户外劳动等品格,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其健康的饮食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陪孩子玩,也让孩子陪你玩
______
还记得写作《梦想花园》的园艺作家朱泓默吗?对她而言,花园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花园,而是一个与家人和孩子分享时光的空间。梦想花园是女儿和小伙伴们聚会的场所;每个周五晚上女儿从寄宿学校回来,这里就是变成了女儿的主场,一家人一起分享一周里发生的好玩的事。
尽管女儿对园艺不感兴趣,但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对于成长无疑是一件幸事。

在中国,无论是工作还是兴趣,园艺普遍还只是大人的事,孩子的参与通常很少。一方面是父母和社会对园艺的教育意义的认识不深,另一方面,养花种草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耐心,使孩子们对其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虽然也有一些儿童园艺教育课程出现,但都是民间组织或学校老师自发的行为,没有系统,不成规模。通过园艺来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也多数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
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成熟的条件,将“学校园”广泛应用。但是如果你热爱花草,不妨就在家里,庭院中,阳台上,窗台间,甚至一个花盆里,鼓励孩子一起养花弄草
如果你有耐心和花儿草儿打交道,肯定也能为你的孩子付出这一份耐心。这些事情就在你生活的细节里、分秒间,陪伴他们玩耍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不论大孩子还是小孩子,不仅六一要快乐,每天都要快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至后台授权)


| 做优雅妈妈,为孩子打造心中的花园 |
在孩子身上,真实的花园和心中的花园,同样重要。

作家梁晓声说:人的智力需要开发,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开发的……谁都有一座小小花园,谁都是有苗圃之地的,这便是内心世界。

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是培养高情商的方法,学习亲子关系的方法论,也非常重要。识别二维码,看看优雅妈妈是如何轻松一手带娃,一手种花!
| 青山老农,植物素生活家 |



戳阅读原文,邂逅《梦想花园》


    关注 我的花草生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