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这样和孩子聊天,根本停不下来!

 

我们经常把“孩子不听话”挂在嘴边,那么孩子不爱听什么样的话呢?到底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如何才能...



我们经常把“孩子不听话”挂在嘴边,那么孩子不爱听什么样的话呢?到底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 如何才能让孩子爱听、不烦?



先来看两组对话:



对话1



对话2



这两组对话中,家长的用意都是好的,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想让孩子多吃蔬菜。可是,在两组对话的结尾,小明都主动结束了聊天立场,一种“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态度。是小明太逆反?恐怕未必。在这两组对话中,家长的聊天方式都有很大问题。

什么问题?就是目的性太强


和孩子聊天,请放下目的性思维
目的性思维,是自原始狩猎生活起至今一直推动着人类发展的思维。原始社会,如果没有目的思维(打到猎物),人类就满足不了生存需求。所以伴随这种思维的是警觉性、对立性(哪里有猎物、怎么打死猎物)。

而聊天和谋生、打猎不同,情感交流是第一位的。家长和孩子聊天也是同样道理,如果目的性太强,不仅使对话看起来缺乏情感互动,也使得孩子的心理、情绪处于应激状态。

例如在“对话1”中,爸爸和小明私下里的心理活动其实是这样的——
爸爸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这小子神情有点不对劲,是不是在学校又惹事了?)

还好吧。

(警报!警报!爸爸在刺探军情!)

小明
爸爸


“还好”是好还是不好,老师不会又批评你了吧?

(别想糊弄我,肯定有事!)

哎呀,没有啊!

(糟了,老爸要发飙!)

小明
爸爸


那就是挺好的啊!

(真的没事??)

嗯,还行吧。

(实在没啥要和他聊的。)

小明
爸爸


真是三棍子打不出个屁,不知道你天天心里在想什么!

(问什么都不说,怎么和他交流啊!)

真的没什么,爸我去做作业了。

(赶紧撤……)

小明


和孩子聊天,请关注他的情绪而非信息


还有的家长和孩子聊天时,总是急于下结论,或急于用自己的观点否定孩子的观点,比如对话2中的妈妈,就是急于纠正孩子“讨厌胡萝卜”的看法,结果孩子并没有因此就顺从地多吃一些胡萝卜,反而直接结束了对话。我们再看一组例子——


对话3



可以看得出,小明的爸爸在积极地“引导”小明,他认为小明对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用“畏难情绪”“听课不认真”直接贴标签、下结论,还给出了“多做练习”这样的“解决方案”。可是,孩子并不是不知道数学的重要性,“多做题”、“改错题”,道理都明白,可为什么还是不想数学?其实,孩子发出“不想学数学”这样的牢骚,并不是真的不打算学数学了,他只是在宣泄苦闷的情绪,寻求抚慰。

你会发现,强目的性、直接下结论、聚焦于解决方案,具有这些特点的对话方式,都无法让聊天进入一种放松的氛围,用此方式聊天的家长,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回应孩子当下的情绪,而是把注意力指向未来。

那么,好的聊天方式是什么样?


这样和孩子聊天,会根本停不下来
让人放松的聊天方式,是将事情说得具体而非概括,是彼此回应对方的情绪和情感而非将问题当任务一样解决。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和朋友聊天时,我们不会像面对客户或领导一样紧张,不会绷紧了神经总想着揣摩对方的目的和意图,而是回应朋友的情绪、讲述自己的感觉。比如——



秋天真的来了,感觉好凉爽。(当下的感觉)

是啊,这个温度让我想起去年我们几个去红叶谷玩的那次。(回应对方的感觉,讲述和对方有联系感的回忆)

哈哈,我记得你还带回几片红叶做成了标本。(回应对方的回忆,把对话进一步具体)

我已经收集了好多种红叶了,还有前年在XX采到的……(再具体,发散)



同样地,像对话1,本来可以这样聊——
改进版对话1

爸爸


今天的课有意思吗?

(话题切口很具体)

还行吧,语文课文挺无聊的。

(表达感受)


小明

爸爸


有的课文是不太有意思。自然课会好些吧,你不是很喜欢自然课吗?

(回应感受)

自然课好玩,今天讲了好多识别方向的方法。

(具体化)


小明
爸爸


自然课好玩,今天讲了好多识别方向的方法。

(谈自己,再具体化)

爸爸好笨,晚上还可以看北斗星啊,还可以看树冠哪个方向更浓密。

(情绪互动,进一步具体化)

小明
……

你会发现,把注意力放在回应对方情绪,进行适度发散的聊天方法,可以让话题无休止地持续下去,聊天能持续进行,那么想获知什么信息都是很简单的事了。


几条和孩子聊天的具体建议
从具体话题切入

“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种话题切入,显得很抽象很笼统,孩子很难回答。切入话题越具体越好,课程、课间游戏、课间餐……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从别人的事谈起

孩子对于家长直接询问自己的情况可能会本能地警觉,那么不妨先聊聊别的孩子,邻居、同学等等都可以。比如这样——

爸爸
我刚才在楼下看到李雷,他好像不太高兴?

(从孩子的同伴聊起)

嗯,今天他上课和同桌讲话,被老师批评了。

(警报!警报!爸爸在刺探军情!)


小明

爸爸


被老师批评的滋味肯定不好受,难怪他不高兴。

(共情)

是啊,放学和他一起回来时,都没说几句话。

(描述细节,进入聊天气氛)


小明

爸爸


你没有被老师批评过吗?

(话题迁移)

呃,很久前了,李老师说过我一次,说我做题粗心。


小明

爸爸


那老师说了你,你会难过吗?

(关注情绪)

当时觉得有点,后来我做完题都会好好检查。


小明
不否定,先共情

孩子表达了消极情绪,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先表示理解。比如对话2,其实可以这么聊——


改进版对话2


妈妈


来,多吃点胡萝卜吧,妈妈觉得挺好吃的。

我最烦吃胡萝卜了!


小明

妈妈


嗯?你不喜欢它的口感还是味道?

(不否定,先认同孩子的感受)

味道。


小明

妈妈


妈妈以前也不太喜欢它,后来听说多吃胡萝卜对眼睛有好处,慢慢就吃得多了。

(谈自己,共情)

(尝了一口)下次放在炖汤里吧,我觉得比这样炒的好吃。


小明

妈妈


好啊,下次和你喜欢的排骨一起炖汤。

只倾听,不说教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时,总是想着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忽略了创造良好的气氛,让孩子自己说出心里话。实际上,做一个倾听者,更容易让孩子说出很多心里话,这样的一次长聊过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会有很大提升,会越来越喜欢和家长倾诉。

本文由第一阅读综合整理编写


    关注 江苏昆山前景学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