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传统古村落·修武县双庙村——“石头村”里的岁月

 

点击↑“文明焦作”关注我们~~~...



点击  ↑   “文明焦作”    关注我们~~~




因为有着生动的故事,岁月才显得厚重。

位于青龙峡和峰林峡景区交会处的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一直让我们心驰神往,因为早就知道那里不仅有武举人的故事,还有关于上下庙的传说。

一个晴朗的夏日,我们来到了这个坐落在半山坡上的村庄。刚进村口,一座完全由石头房子合围而成的院落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座院落全部用石头砌成,石头与石头紧密咬合,虽然没有任何灰浆黏合,但历经风雨剥蚀,它们早已浑然一体。院落大门紧锁,隔着门缝向里望去,只见院落南侧是一个二层小楼,东边是一个高高的平台,西边有一排厢房。据该村82岁的郭清河介绍,这座院落是村里的下庙,又叫菩萨庙;向北100多米的山坡上,还有一座院落是村里的上庙,又叫佛爷庙。

始建于隋唐时代的双庙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村落建筑极具豫北民居特色,为清一色的石砌房屋,构造别致,院落之间以蜿蜒曲折的石阶步道相连,精巧深邃,古老而神秘,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早年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庙会三天,规模宏大,香火旺盛,远至焦作市区一带的村庄百姓,都要前来赶会进香。担挑买卖、唱戏、杂耍等各业生意艺人也都聚集在这里,吆吆喝喝,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双庙村的名字,正由这两座庙而来。

历史上,双庙村是古代山西泽州凤台县连接河南怀州诸县的十三隘口之一,原属山西晋城,古属山西泽州凤台县,1956年划归修武县。据光绪年间的《凤台县续志》记载:“双庙口,顺山腹里单行小路三十里至。”具体位置即在今天的青龙峡景区山门处。双庙隘口在冷兵器时代十分重要,据光绪《凤台县志》记载:“关隘而在凤台,尤要之要者也。盖太行一带,毗连豫省,如堵如屏,实为全晋门户。”郭清河说着,指着西南一处山隘说,那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古代兵寨遗迹,故而此山也得名为寨坡。寨坡古寨实为九寨关最东的一个副寨,现存遗址呈不规则圆形,东南角有烽火台。

从下庙出来向左有一条青石小路,走过去就是武举人郭再芬的家。院子门口,四块巨大的片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郭清河说,这是武举人家门口插旗杆的旗杆石。

说起郭再芬,他可是双庙村的大名人,也是双庙村人的骄傲。相传清代咸丰年间,郭再芬在武术界颇有名声,被奉为“猿仙通背拳”的重要传人,名震泽怀两州。后来,郭再芬进京殿试中“武举”,皇封“武德骑尉”官职,并得咸丰赐御书“雄风柳絮”金匾,褒扬猿拳,郭再芬自此在武术界扬名立万。

从武举人家西侧一条青石小路向北走,就是郭再芬的弟弟文举人的家和郭家祠堂。站在山坡上回望,看到文举人家三座房子静坐在夏日的阳光里,听林间鸟鸣,别是一番清幽。这些石头房子、石头院子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影影绰绰,远处的山体,近处的梯田、村庄,形成了恬静的田园风光。

2014年,因为这些太行山上石头屋的典型建筑风格和清代民居文化,双庙村入选中国古村落。

沿山路继续向北,来到一片林木葱郁处,一座结结实实的石头房子就是我们探访的上庙了。

眼前的上庙,院墙早已不见,只有青石、灰浆,无言的木门在悠悠风中怀念着往昔岁月。今年88岁的村民宰殿明说,上庙与下庙建在一条中轴线上。站在上庙放眼望去,葱郁的山林掩映着古老的双庙村,林涛声声在仿佛讲述着双庙村古老岁月里的故事。山坡东侧,一排新建立的砖瓦房很是抢眼。那里是村里根据青龙峡和峰林峡景区近年来游客增多的情况,规划盖起的饮食文化一条街,也是如今的双庙村人的经济之源。不远处,一排排二层楼房是新建的完全小学,让双庙村的孩子有了安全、舒适、温馨的读书环境,续写着双庙村美好的未来。

谈起双庙村的未来,宰殿明说,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兴起,地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峰林峡景区中部的双庙村早已告别了过去靠种地、手工编织过日子的生活方式,家庭旅馆、景区工作等旅游服务成了这里人们的新生活。据介绍,在双庙村饮食文化一条街,平均每户每年都能收入5万多元,赶上旅游高峰,每年每户的收入在8~10万元。

优越的地理位置,美丽的自然环境,给双庙村这个古老的村落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双庙村已全部退耕还林,在山坡和原来的耕地上种了桃树、梨树等数十种果树。每年春天,桃花、李花、杏花、梨花次第开放,把双庙村装扮得如桃源仙境。宰殿明说,“我们希望将双庙村打造成文化旅游景点,可与峰林峡、青龙峡优美的自然景观辉映,也能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


    关注 文明焦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