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迷信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敏感期!!

 

现在国内教育界似乎对敏感期这个词很热,而且很严重的泛滥。下面我们说说敏感期,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提出来的,蒙台梭...



现在国内教育界似乎对敏感期这个词很热,而且很严重的泛滥,很多家长张口就说自己孩子正在什么敏感期,张口就说要抓到这个敏感期,就事倍功半了,还有的家长错过的很多所谓的敏感期,这个家长后悔的都想跳楼,说错过了孩孩子的一生。

下面我们说说敏感期,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提出来的,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这种能力与印刻现象十分相似,蒙氏将其称为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觉。敏感期的出现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个层面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它层面,并且在这期间的孩子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性的活动。



蒙台梭利是提出来敏感期这个词,但是我们现在却围绕这个敏感期来做文章,在敏感期里面绕来绕去的,认为抓住敏感期就事半功倍,认为抓到敏感期孩子就会未来成才成功,但是这已经偏离了蒙台梭利最初的初衷,而且捕捉这个词,很多让家长陷入了更大的恐慌,似乎如果抓不到这个敏感期,孩子就成长不好,还有很多家长会恐慌过去错过什么,似乎这个词太太的重要了,这已经看不到了教育的真相。



蒙台梭利提敏感期的初衷是观察,观察孩子如何如何,只是看到,孩子喜欢这个也好,重复的做这个喜欢的事情也好,放弃这个事情继续新的事情也好,家长能做到的就是看到,而且很多所谓的敏感期说法,只是很短的时间,而且这些所谓的敏感期很多只是一个投射和标签。但是我们现在在做什么,国内总结了这么多条的所谓的敏感期,贴了这31个标签,什么吃饭敏感期,什么婚姻敏感期,什么爱美敏感期,反正只要是孩子的行为都贴上敏感期的标签,过度的夸大和渲染。大家就是带着这31个条条去投射孩子看看有还是没有,看到了有些行为和条条框框一致,就疯狂的进行所谓的训练。有一个幼儿园甚至给孩子举行集体婚礼,说要满足孩子的婚姻敏感期,爱一生的故事,有谁真正错过爱吗?划定5-6岁是婚姻敏感期,这是真实存在的吗?这只是成人给孩子行为贴的标签!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的,喜好多久,重复多久,那个取决孩子的内在力量和动力,但是我们家长在做什么?强化让孩子继续重复,继续喜好这种行为,这到底是教育吗?难道你没有发现,这种所谓的抓住敏感期,是另一种破坏吗?

而且孩子的成长是一生的过程,人生真的有错过的说法吗?



蒙台梭利老人提敏感期的真相目的,是让大家观察,而且观察的真相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才会产生真正的观察?

真正的观察是头脑的空的,不带任何经验和过去的记忆,观察孩子一切的发生,然后才会洞见真正的东西,观察和聆听是一样的,真正观察的前提,就是放空大脑,当你带着自己的经验去听,去观察的时候,你扮演的观察者更多的只是投射,你看不到孩子的任何行为背后的真相,你只是在投射自己头脑已知的答案,你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先入为主的做着观察者等于被观察者的愚蠢行为。



这些31条其实就是一个个的标签,当你带着标签走进孩子的时候,你只是头脑检索各种标签,看哪个标签和孩子的行为一致,标签只会阻碍你自由的走进孩子,阻碍你自由的去观察孩子,这个时候你已经没法用心走进孩子,你只是不断分析批判孩子适合哪个敏感期,真正的观察不会出现,头脑的这些经验道理只要是纠缠你,你就不会完成真正的观察,有人会说,我只是参考这些东西,但是实际生活中,你也不会静下心真正的聆听和观察,先入为主的头脑的东西都会干扰你的心灵洞察。这个真相必须清楚,否则你无法进入真正自由的观察,洞见也不会产生。



每个个体的孩子是不同的,每个家庭也是不同的,每天的故事也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带着爱,去观察孩子,去体验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这里没有什么控制或者刻意的引导,当你企图从列的几十条的所谓的敏感期里找到当下发生的答案,这只是一种投射,这里没有真正的观察,家长的心也根本没有在当下,你只是活在经验记忆的投射里。自由的观察,你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才会读懂孩子。



家长的心灵越来越麻木,家长距离爱越来越远,那是因为家长已经习惯了方法论,已经再也看不到真实的孩子,满脑子的各种标签,什么责任,什么义务,什么归位,什么敏感期,什么无条件满足,什么正面管教等等,看世界,第一反应只是标签,看到孩子的行为哪里和你的标签不一致,你就立刻想解决这个所谓的问题,你的第一反应什么时候真正的观察过孩子,真正的去看到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真相?走进真实才是第一位的,你说孩子胆小,这个胆小的标签贴上,已经让你也无法去观察这种胆小背后的真相了,你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属于什么敏感期,你也不会真正洞见更深的东西,你只是不断的贴标签,你只是活在头脑的经验和过去的记忆里,这里没有任何心灵的洞察和洞见,更谈不上智慧的出现。洞察,智慧只存在心灵,而且无法从经验培训中获得,越是强化各种头脑的方法论和经验,距离洞察力和智慧越来越远。



真正的观察来自心灵,真正的洞见和智慧也是来自心灵,而不是来自经验记忆和方法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教育变味,是因为家长更热衷头脑的教育,到处寻找方法论,到处寻找权威,这只是寻找一种依赖,但是正是这种依赖,让家长失去了对当下真正的观察和洞见,你只是在不断重复经验和知识,你的心灵越来越僵硬和麻木,遇到任何小事都会去书上寻找答案,都会去权威那里寻找认同。



家长都在做什么?这是真正的养育孩子吗?家长只是在不断的逃避走进关系,只是逃避面对真实的孩子,遇到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着急解决问题,都着急寻找答案,你什么时候真正的淡定的把心安住到当下,去真正的观察孩子,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已知的经验和方法论带入未知鲜活的关系,这就是一种冲突的开始,已知无法解决未知,只会把孩子误导到另一个境地,这里已经没有了自然,这里更多的是破坏。



生活需要的是体验和智慧,生活需要的全然的用心去观察和洞见,当下是鲜活的,当下是动态流动的,企图用过去任何的经验带入当下,这种投射和冲突就已经开始,观察者看不到真实的当下,观察者只是在投射已知的经验和答案,难道不是吗?家长你填充了那么多的方法论和经验,你用上了多少?家庭冲突减少了吗?解决完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就这样的重复解题游戏,你知道你为什么无法读懂孩子的原因吗?

走进当下,去观察,不再纠缠自我已知的方法论和经验,真正的观察才会出现,真正的洞见才会出现,这才是教育的关键点。



还有关于孩子的成长,当孩子自然的走进当下,一个有灵性的孩子才会真正的出现,灵性的孩子能培养吗?灵性无法培养,家长不破坏孩子和当下的沟通联结,这就是保护孩子的灵性,孩子喜欢这个东西也许持续的时间很短,也许会产生新的发现和想法,只是家长不断的投射生活,给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贴上了标签,这是好的行为,那是不好的行为,我们看到孩子好的行为,我们要去引导持续这种行为,但是这个时候你已经破坏了孩子的内在秩序,因为家长你已经看不到真实的孩子,你只是在贴各种的标签,尤其各种所谓敏感期的标签,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所谓的敏感期,更多的只是家长内心焦虑的一种投射,家长总是企图抓着这些东西当成自己的安全感。

成长是一生的过程,学习也是一生的过程,千万不要焦虑错过什么,有些家长知道敏感期这个词有点晚,就会后悔的想死,这里还有教育吗?很多行为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成人贴上了焦虑的标签,过度的解读敏感期的作用,你就是把这31条重复的非常好,也不会真正决定未来,因为成长的确是一生的事情,孩子成年后还是要在新的关系中,新的环境中去面对全新陌生的生活,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人,难道不是吗?很多人都沉浸在焦虑恐惧担心等等各种情绪里,很多人有钱也好,没钱也好,脸上都写着焦虑和迷茫,包括很多自诩是教育家的人,也是在公共场合变成教育家,回到家中就变成了不懂生活不懂教育的人。现在大家过度夸大敏感期决定一生,其实这些行为都是正常行为,只是把刷牙画画玩等等各种行为贴上了标签而已。

你只需带着爱,去自由的观察孩子,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和孩子在当下,这才是根本,抛弃掉头脑的各种教育理论标签,真正的教育就在当下!


    关注 蒙台梭利家庭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