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贝教育】自信的孩子远比优秀可贵

 

现在不少妈妈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向她们询问原因后,不外乎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其实表层之下还...



现在不少妈妈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向她们询问原因后,不外乎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其实表层之下还有一个理由,虽然多数家长并不是想让孩子走上艺术家这条职业道路,但他们认为当孩子拥有了更多才艺后就会更自信。因为当别人家的孩子做得好而自己的孩子做不好时,家长们会担心孩子会受伤或者感觉自卑。

显然,这样的自信观念是不允许否定和失败的,但由此建立起来的自信也不过是暂时的而已。

外在优秀固然可以增加自信,如果自我价值感完全依赖外在的表现才能建立和延续,恰恰已经远离自信的真义,而转变成自卑。



童童(化名)与小朋友乐乐(化名)一起玩,乐乐背出了一首唐诗,童童妈妈对乐乐伸出了大拇指,“乐乐真棒,能背这么多唐诗”。童童不高兴了,他怨恨地看着妈妈,带着哭腔说:“那你让乐乐做你的孩子吧”。

童童其实有很多才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也很喜欢学习。但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都很棒。今天乐乐背唐诗的表现得到妈妈的夸奖,对于童童而言就是对自己的否定,一旦感觉到被否定了,就会瞬间摧毁童童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从而引发相应的指责或排斥,即使这并非是真实的否定。

显然,童童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绝不是一个自信的孩子,因为她的自信经不起否定和失败,非常脆弱。

允许自我被否定,允许自我不是样样都好都完美,才是真实的作为一个人的自信。



自信的人会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不给接纳自己设置任何条件和标准。假如我是自信的,那么我会承认自己的缺点,不完美的地方,这些都不影响“我”存在的价值,面对选择时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做事情更可能全情地投入,关注过程和体验,才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接纳自己的人通常不会设定诸如“我一定要成功”,“我必须要得到大家的认可等”,他们更愿意尝试多种可能性,面对失败和错误虽然同样会沮丧,但是更能够当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当一个人对外在结果的依赖没有那么重视和执着,他就更可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真正提升自己的事情上,不像伪自信者或自卑者那样,因担心、焦虑、紧张等情绪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这种心理量的消耗会让人觉得非常疲乏,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累”。

而自卑的人接纳自己需要建立在一系列条件的基础上,只有达到了某些标准,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比如,拥有好成绩、多才多艺、颜值高、大家都认可等,当他拥有这些后并得到认可、赞扬或羡慕时,他才感觉自信。一旦他失败了或被否定了,那么建立优秀标准之上的自信就会轰然倒塌。



因此,自卑者的自信基础非常脆弱,是以他人的评价和外在标准为转移,而外界是多样的,变化的,自卑者又过分地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摇摆在不同的看法之间,不能自在地表达自己,感到疲惫和束缚。

这一切的心理和行为链最终会让他感到更加自卑,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些,更加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认可。最后,他已不再满足于常态的成功,而是追求一种超值的、过度补偿心理,以弥补自己内心的虚弱和无力。

优秀而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因为他外在的优秀和内在的自卑如此不匹配。

根据个人能力和境况的差异,可能出现这样两种极端的结果。

一、我的外在虽然很成功优秀,但我仍然感受不到存在的快乐,体验不到生命的色彩。

二、为了避免失败,拒绝尝试可能引起失败的事情,外在表现越来越差,更自卑,更不快乐。所谓的破罐破摔即是如此。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真实的自信
孩子是在亲子关系中不断确认自我,知觉到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是容易被父母或老师接纳。如果把孩子比喻成电脑,父母就像孩子的外挂程序一样,虽然看起来挂在外边,但实际上正在替代年幼的孩子管理自我。渐渐地,孩子把外挂的替代者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即形成了父母自我,这种自我会让父母不在身边时,也以同样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管理。

所以,你如何看待幼年孩子的成功和失败,孩子将来就如何对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孩子作为“人”本身的存在价值是不需要通过什么来证明的。如果成年人将否定、失败或成功与自信和价值直接联系起来,孩子就容易感觉到低自我价值感或者回避体验,从而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这种方式有的是社会认可的,有的可能是伤害自己,甚至是反社会的……

父母要调整“拥有什么才会自信”的执念

当被否定时,你能够仍然爱和接纳自己,仍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吗?你能够不放弃自己,信任自己吗?

如果你在生活中没有事事苛求自己,尤其是不苛求自己一定要做个好妈妈,而是能够边走边唱,同时不断反思和提升,这种享受当下生活的状态要比教给孩子多少知识更有价值。

如果你总是告诉自己,等我拥有了什么,就一定会更自信,那么,你真的需要停下来回顾一下,在过去的岁月里你是否有过曾经的渴望的东西,而当你真正拥有时,你的整个生活是否真的发生了如期的变化。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外界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内心,那只会让我们失望,不妨放下这种执着,从现在开始尝试无条件接纳自己,从当下开始改变。

容纳孩子被否定时真实的挫败感

容纳是指父母为幼儿创造一个心理空间,可以盛放孩子的自我被否定,以及失败的体验,而孩子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体验负面情绪,并逐渐从中恢复。而不是孩子一有情绪,父母想要控制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的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将它们压抑到心灵深处。



当孩子被否定而沮丧时,你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我爱你”,让他体验到你仍然爱此时沮丧的他。而不是急于去把他从沮丧中拽出来,也不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我不喜欢也不能容纳一个因为失败而哭泣的孩子”。

当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时,你可以在接纳孩子的情绪,陪伴他从挫败中恢复出来以后,邀请孩子一起去回顾:“这次经历,我们可以有些什么收获?”因为孩子只有在感觉关系安全时,才有可能去探索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

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减少孩子替代性体验你的情绪

当孩子的表现与你心中的理想小孩不一致时,你泛起的情绪是怎样的?当孩子在人群中不是优秀的那个时,你是如何看孩子的,你又会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让自己舒服一些?

当你感觉孩子被否定时,可以先问下自己:“这是孩子的感觉,还是我自己的感觉”。



一天,幼儿园的童童与乐乐在一起玩,童童要求爸爸出题,和乐乐一起比赛口算,爸爸出一道题,童童就抢答而且正确。童童很兴奋,乐乐也还好。乐乐爸爸看到都是童童答对,就替乐乐开脱道:“乐乐的幼儿园没学过算术,所以抢答不出来”。正在专注在算术题游戏上的乐乐,听到爸爸的开脱之词,忽然变得不高兴了,眨巴着眼睛,神情甚是沮丧。

可以看到乐乐爸爸之所以替孩子开脱,是因为他自己把口算看成了一场决定优劣的比赛,在这场比赛中,认为处于劣势的乐乐的自信心受到了伤害,为了避免乐乐不要有这种体验,就替乐乐辩驳是因为没有学过。

而爸爸的开脱,恰恰传递了爸爸关于自信的信念“你回答不出来,自信心会受挫,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没回答出来而受伤”,乐乐接受到了爸爸的信念,替代性地体验到了爸爸的挫败感。

当父母持有这样的自信信念时,为避免孩子自卑而做的努力,恰恰损坏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自信。

如果乐乐爸爸的内在信念认为自信是允许被否定,而不是事事都要第一,那他就更可能允许孩子被否定,认为孩子即使没有表现很优秀,仍然可以拥有作为人的自信。他在行为上就不会出面开脱,而是欣赏孩子们的游戏。

因此,保持觉察很重要。觉察是有意而不加评判地去注意体验。

只要体验能被觉察到,我们防御性的应对就会减少。觉察就是疗愈,因为觉察开启了一个不同的方向。



父母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也不要太心急,就像登山,当你有了一个想要登山心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攀登了,经历各种努力和体验,才能一步一步到达山顶。

我们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但要做有觉察力的父母,这样才能减少挫败模式的代际传递。

欢迎扫描济宁金宝贝双语幼稚园微信二维码,关注济宁金宝贝双语幼儿园,让孩子享受纯正的国际化蒙台梭利教育——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加入济宁金宝贝双语幼稚园微信平台……

微信公众帐号:kingbaby123

地址:济宁市中区吴泰闸路原九中对过领秀庄园小区内;

联系电话:0537-2799699 ;2799799


    关注 kingbaby123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