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前尘往事】 集中录取年代的“一铺难求”

 

所谓短缺,就是还没有挤出来...



集中录取年代的“一铺难求”

恢复高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招生都是现场录取。即选择一处场所、招生院校分批次进驻,省招办按既定程序发档,高校现场阅档,并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其招生录取整个过程。

自1985年开始教育记者生涯起,记忆中,只有少数几个年头录取现场设在南京,多数是在常州、无锡、镇江三市。

所谓高招之前尘往事,也都是发生在这些有故事的城市。





录取现场通常选址在一家宾馆。省、市教育考试主管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全国院校来江苏招生的所有招生老师,都在规定的时间、入驻规定的场所。由于当年还有市属院校的计划,专科还分成专一批、专二批,录取批次比现在多,整个高招录取时间长达40天以上。

于是录取现场就会呈现这样一种景观:一个批次院校录取之前,招生老师潮水般涌来;每个批次院校录取结束,他们又潮水般退去。40天固定在录取现场不得离开的,只有省招办的工作人员。

哦,对了,还有媒体记者。



每家院校派出多少招生老师到现场工作,与各校招生计划多少成正比。本土高校是招生大户,所以派出的老师也多。如南大、东大、南师大、苏大等院校,参加现场录取工作的老师通常有20-30人以上。他们来自校内各院系,必须在规定的该批院校录取时间内,一份一份地阅读每一名考生的纸质档案、并决定取舍。而那些年代的调档比例,高达1:1.2。阅档工作量非常之大,人手少了根本来不及。 

在不同的年头,常州武进宾馆、无锡金城宾馆、镇江一泉宾馆都不止一年被选作江苏高招录取现场。但几乎每家都存在一个问题:床位不够。特别是本二批次,招生院校數量达两三百所以上,大批招生老师进场,宾馆很难同时满足约400-500张床位的需求。所以想方设法腾挪空间,把会议室、阅览室什么的都用上了,有的招生老师都打地铺。即便如此,也还捉襟见肘。

那真叫个一铺难求。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对与招生没有直接关系的媒体记者入驻现场,也是严控数量的。

早期,录取现场仅新华日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南京日报三家媒体,我作为南京日报记者,和两位前辈姐姐严鸿珍、余虹在录取现场呆一两个礼拜,也只要发一两篇稿子。每天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睡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事聊聊天、吹吹牛,没有什么抢稿和算计,也不在乎什么好稿和工分,渐次认识许多大学老师和校系领导、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倒也十分愉快。



后来,大学越办越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采访高考的记者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攒足了劲儿抢新闻,能不能进驻第一时间产生新闻的录取现场就至关重要了。

然而,没有铺位。

省招办为方便媒体采访,给记者们发了出入证、但是晚上得自己找地方住。

规规矩矩的女记者们通常是选择一家就近的宾馆,结伴入住,每天早出晚归;而男记们多半会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招数,混在录取现场过夜。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赖在获准入驻的媒体兄弟的房间里。



为此,有时候,甚至得玩上孙子兵法。

某年,在镇江,主现场是一泉宾馆、紧邻的竹轩宾馆也被全部包下,用于招生。我和扬子晚报教育记者袁建阳住在其间,占据了一个标间。

此前,与省招办分管住宿分配的兄弟再三请求:如有可能,请尽量不要安排招生老师进来,我们写稿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还有充足的睡眠……

其实,是争取一个独立空间,夜里容留不能够入驻的同行,而白天,则当作新闻发稿中心使用。



前几日平安无事,到本二批次时,突发状况。

那天中午写完稿子,正倚在床头假寐,袁建阳等几位记者在侧聊天。忽一人肩包、提箱,敲门而入。自我介绍为西部某某校招生老师某某某。

我们脱口而出:这屋就两张床……

对方说:省招办说马上来加一张铺。

我和建阳对视一眼,感到好日子过到头了。一个外人此刻进驻,无异于第三者插足哎!

然而并不甘心束手待毙。于是我用似乎是背着来人、但他显然又能听见的语音对建阳说:哎!省招办也是,欺负人家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哎!把堂堂招生老师发配到我们这种地方来,你叫人家怎么安心工作啊!

建阳这小子也是悟性极高的。立马就懂了,随即大声附议:是哎!是哎!要我才不干呢!



我俩的对话显然引起了来人的注意。

他停下收拾行李的动作,直起身问我们:老师,你们是哪个学校的?

巴不得他这一问!

我接话说:我们不是学校的,我们是媒体来采访的,干的活跟你们不一样。

对方似乎并不在意,且对我们的职业很感兴趣,表态说:啊,我很愿意跟记者交朋友。在我们那儿,我也有XX报的朋友……

必须打断他的臆想。于是我说:交朋友是平常啊!现在那么紧张!我们这群人,夜里要发稿、要加餐,要向夜班值班总编汇报选题……抽风放屁打嗝磨牙,什么声音都有,就是通宵不睡觉;白天呢,我们要补觉、要休息,什么声音都不能有,否则吵醒了会发脾气……

小袁也捧哏似地、紧跟着敲了一通边鼓。鼓声激越。



说着说着,那老师的脸色就变了。兀自冒出一句:你们先聊,我出去一下!

半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我换地方住了,谢谢你们哦!

晚上在食堂吃饭时,省招办负责客房安排的大总管孙科长绷着脸问我:你们对人家老师说什么了?弄得人家说宁愿住洗衣房也要换地方!

我不得不叫屈了:孙科长!孙兄!天地良心呐!我只说了我们记者的工作状态,其他什么都没说啊!

接着又追问了一句:你真把他弄洗衣房去啦?

孙科长吼道:怎么可能呢?人家来江苏招生,我们必须要服务好哎!



哈哈!一铺难求!

看来这一铺,也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也还是有的。



2016.7.6


    关注 老戚高考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