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侨写给故乡宝秀的一封“家书”!可以,这很石屏~

 

你回忆里的故乡是什么样子?...



这篇文章是由一位身在加拿大温哥华的

华侨陈卓

在回忆故乡石屏宝秀时写下的一组长诗

全诗皆为四言

顿挫押韵,文采斐然

乡情缱绻,令人动容

大家在细细品味诗歌的同时

可回忆起了儿时的故乡?


故乡之于游子,总是那魂牵梦绕的所在。在我们发出上一版本的推文后,引起了诸多游子的共鸣。为感谢大家的支持,此次我们特邀刘文庆先生,提供更具乡情与韵味的经典老照片,并对推文重新排版,以此经典珍藏版与大家共忆最美的童年与故乡。
瑞湖邻门
           滇南一隅,十里平川,

笔架入云,瑞湖邻门。

群山环抱,聚为宝盆,

珠江红河,关口分源。

北山曰宝,鹫岭称秀,

宝秀之名,自此成就。
宝秀镇全景
飞檐翘角
            僰人原居,摆夷故地,

榛榛狉狉,化外之域。

大明立国,洪武年间,

傅蓝西征,王师入滇。

柳湾竹巷,吾辈祖先,

辞别江南,屯兵戍边。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蛮烟瘴雨,始变桑田。

渔樵耕读,碧瓦青砖,

苏浙习俗,一脉相传。
陈氏宗祠
宝秀郑营陈氏宗祠
建筑精美的陈氏宗祠
守望
陈氏民居
古宅余韵
栅栏光影
镜中人生
           斯土为家,生息繁衍,
子子孙孙,世代延绵。
有明至清,人口剧增,
地狭人稠,外出谋生。
东进个旧,开矿打厂,
转口海防,供应西洋。
西去思普,马帮行商,
盐茶百货,惠及四方。
镇越茶山,普洱醇香,
至今易武,犹遗秀腔。
易武茶山
 茶马古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岔河铁索桥——当年宝秀通往元江的一个要点
陈鹤亭先生
            宝秀环开,菁莪再造,
洙泗渊源,薪火相传。
张汉夜读,二次翰林。
尚贤釆银,名震清廷。
宗虞西归,石化菁英。
春洲东还,光影铭传。
最敬陈钧,兴学爱民,
首营寸轨,锡业振兴。
缅怀先贤,造福桑梓,
鞭策今人,泽被后世。
陈钧先生倡办的石屏中学(1952年更名为云南省石屏县第一中学)
当年倡办中学时的碑文记载
泉涌青莲(图片由网友提供)
清泉石上流
            青山如黛,碧水中央,
十二营盘,鱼米之乡。
村村寨寨,袅袅炊烟,
 鸡鸣犬吠,逐戏乡间。  
松柏遍野,停僮葱翠,
鱼虾满塘,鸥鹭对对。
稻田丘丘,阡陌纵横,
龙潭口口,井水甘澄。
春植青苗,播撒希望,
夏成绿毯,随风荡漾,
秋来金黄,稻穗飘香,
冬变鱼塘,明镜千行。
如此景致,田园风光,
宛若江南,秀甲一方。
袅袅炊烟
碧波荡漾
春耕
春植青苗
秋收时节
秋收
渔舟唱晚
           气候温润,物华天宝,

千汇食材,百状佳肴。

特色酱菜,垂涎欲滴。

八面煎鱼,香飘百里。

紫米八宝,晶莹剔透。

青青花豆,吾乡独有。

最爱八碗,吊锅立鼎,

或蒸或煮,滇菜上品。
特色酱菜制作
装酱菜的大罐子
制作中的八面煎鱼,好下饭哦。
石屏特有的八宝饭(用料考究的鸡汤八宝)
青青花豆
童年记忆
           童年记忆,梦萦魂牵,

温馨故事,浮上眼帘。

东门楼下,石板青青,

外婆屋后,翠竹盈盈。

中学门前,古榕郁葱,

儿时玩伴,已奔西东。

铁路终点,火车站台,

几人离去,几人归来。

春游秀山,炮竹震天。

夏诱蜻蜓,奔走山间。

秋后攉鱼,筑坝开田。

冬抱烘笼,几缕青烟。

此情此景,蓦然回首,

乡人闻之,不禁莞尔!
外婆的东门街
翠竹盈盈
个碧石铁路终点站
           半生飘零,颠沛流离,

去国十载,关山万里。

浮云朝露,早生华发,

追忆往昔,黯然泪下。

海岸伫立,极目远望,

乡关不见,惟有神伤。

天佑故乡,鸿运绵绵,

寸纸片言,以兹存念。


乡人陈卓

写于公元2016年孟夏夜

温哥华
后记:写作此篇,源于家乡亲人病重,不久于人世。与之通话,深感人生如朝露浮云,故而触景生情。又闻这些年故乡面目几多变迁,儿时美景,今已难寻 ,令人伤感,不胜唏嘘。故写此篇,以作纪念。

注释:

一:1、宝秀坝为滇南一山间盆地,最高峰为南边之笔架山,俗称秀山大脑;赤瑞湖,又名西湖,石屏第二大天然湖泊。全盛时湖水邻近宝秀镇东,出门即见湖水。
远眺秀山大脑(图片来源于网络)


2.坝子西边关口为珠江红河两大水系之分水岭(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并考证为珠江西源。)

3、秀山又名鹫岭。
鹫岭余晖


二:1、坝子原为古僰人,摆夷(今称傣族)原居地。僰人,分布云贵川之古老民族,明万历年间遭到朝廷打击,几近灭族。今日作为一个民族已不复存在,融于白、彝等民族。据闻其后裔川滇、滇黔交界处,丘北,峨山,石屏,建水有分布。

2、明军进入之后傣族被迫迁往元江、版纳等地。

3、榛榛狉狉:草木丛生,野兽横行。

4、明朝洪武年间,傅友德、蓝玉、沐英大军平定云南。先辈大多祖籍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或竹子巷大埂脚。为江浙皖后裔。

5、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出自《左传》,形容祖先开垦创业之艰辛。
三:1、坝子地少人多,乡人东去个旧,冶炼大锡经越南海防港出口世界。
民国时期的个旧老厂锡矿矿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2、马帮走西头去思茅,版纳经商,种植经营普洱茶。镇越县,六大茶山所在,今勐腊易武镇。其居民多为石屏人后裔,至今当地很多人依然讲一口宝秀腔。石屏宝秀人对普洱茶之传播推广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易武关帝庙旧址,后成为石屏会馆,现改建为古六大茶山文化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1、前两句为清代咸丰年间督学杨世谷为石屏玉屏书院题联,菁莪:育材。后两句洙水泗水交汇处为孔子出生地,故以"洙泗"形容儒家文化。全国各地文庙皆有"洙泗渊源"牌坊。

2、张汉,字月槎。康乾进士,二次翰林,相传张汉夜读,龙孔有声。(乾隆《石屏州志》卷一古迹《西湖》记载:“……赤瑞湖中有龙孔出泉,湖西北一带有石如龙,名曰版云梯。相传夜半有书声。)

3、吴尚贤,"石屏商帮第一人"。乾隆年间,远赴滇缅边境,开办茂隆银厂,8年经营成亚洲最大银矿,引起朝廷注意,召其进贡。后代缅王进京上贡途中被云贵总督硕色借故毙于狱中。

4、袁宗虞,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著名石油化工专家。
5、杨春洲,就读东京帝国大学研究生部。教育家,摄影家。
6、陈钧,字鹤亭。石屏宝秀郑营人。光绪进士,登三甲第九名。曾任黎元洪大总统秘书、蒙自道尹、个旧锡务公司总理。倡办石屏中学。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临屏"铁路(现称个碧石铁路)。
个碧临屏铁路公司旧址
五:坝子田园景致。"十二营盘",宝秀最初明军屯田时十二个最大的营寨,后以十二营盘泛指宝秀之村寨。
牧归
凤山塘畔


六:家乡习俗。吃"八碗",坝子乡村宴席,源于江南,典型汉家菜。用料讲究,广泛使用吊锅,多为蒸,煮。
大锅大灶出佳肴
吊锅口口上美味
吃八碗啦


七:童年记忆。1、笔者外婆家住在宝秀东门街,东门街有保留得最好的青石板路;外婆家后山即是成片的竹林。
青石板记忆
青石板记忆
2、笔者自幼在石屏二中长大。二中门口有四棵大叶榕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榕树下玩耍。如今,大榕树依旧郁郁葱葱,可儿时的小伙伴,都已经各奔前程。
石屏二中前的大榕树
石屏二中老教学楼


3"春游秀山",石屏人有大年初一游宝秀秀山寺之习俗。当日,通往秀山寺的路上人潮攘攘,鞭炮震天,人们到寺里拜佛烧香,祈祷平安!
石屏宝秀秀山
春游秀山,人潮攘攘。
4、"夏诱蜻蜓",宝秀人俗称"练老大",细竹竿上拴一条线,线上拴住一只雌蜻蜓,在空中转圈来诱捕雄蜻蜓,捕到几十只后,回家让妈妈用油炸,香脆无比。

5、"烘笼",宝秀音叫"Huer Ler",一种陶制器皿,外面覆盖竹篾。内置炭火用来取暖,可随身携带。少时冬天寒冷,衣裳单薄,很多人家都常备此物以御严寒。
本文图片除带有弄玉标识的外,均由刘文庆先生拍摄
在此感谢刘文庆先生提供的经典老照片及排版
文字、图片所有权归其作者所有
转载需授权


    关注 魅力石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