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之诚(第6期)

 

《素书》曰:“神莫神于至诚”。又有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天,我论的就是人之礼中的“诚”,带给您全新角度的认识和思考。...



(点击上面“潇氏自修体”,可进入关注,更多厚实论文与您实时分享)

前言:我们用心观察,提出问题,启发自己思考,同时希望可以引起您的思考。根据当前社会个体精神归宿与素养追求的现状,结合阴阳转化的原理,我们初步判断:当前我们正处于文化底谷,即将迎来一个轰轰烈烈的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文化大转身阶段。本文将力争剖析当前思潮现状的根源与性质。

汉初,黄石公授予张良的千古奇书《素书》记载古人修身的要素,乃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文中强调,夫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汉代之后,读书人几乎只谈礼,其它四者基本偏废了。三十年经济大发展,我们把礼搞丢了,只剩下谈论信,但似乎这点小小的要求到今天也无法做到。民众其实也相当着急,他们让孩子学(礼)仪,讲孝道;但同时又怕孩子以后无法生存,又教导他们凡事不能吃亏,要不怕千辛万苦挤身精英行列。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侯谈论“仪”非“礼”时说的相当精彩,“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也就是说,礼到今天只剩下一个躯壳“仪”,而且学的还不够好。这不是底谷,是啥?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说到底,礼从时间(夙夜)和空间(兴寐)来教导我们如何循道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礼的核心就是“诚”。诚于言则信;诚于行则勇;诚于知而智;诚于心则忠;诚于亲则孝。显然,儒家后来一直反复推崇的上面五大美德其实就是一字“诚”。

诚于言则信。一切社会活动必须基于信,古代是盟誓,现代是口头或者书面协议。如果大伙都言而无信,这世界就会疯狂。因为面临崩溃的信用社会,我们需要处理2的13亿方的信息量(基数2表示真与假,13亿为人口数),再牛的大数据分析也是徒然。信的核心价值在于利他,因为您兑现诚信,对方将受益。您违背诚信不外乎是避免自己吃亏或者不让对方获利。然而,一个良好信用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只是当前需要一些人先让别人受益,然后进入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发展。诚于言则信,信用就可以建立。

诚于行则勇。然而,当前民众常把“逞志”误当勇,把不怕别人当成勇。于是,自然出现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比如恐怖分子越抓越多。遥想当年韩信忍辱爬小人跨下,而勇夺三军之帅;管仲忍耻苟活,而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他们都把宝贵的性命交付于伟大的行动和事业,而不是让自己横尸街头乱坟。知耻而后勇,他们诚于行,拒绝所谓的贞洁牌坊。诚于行则勇,进可攻城夺帅,退可笑谈苦难。有此勇,何患苦难哉!

诚于知则智。孔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是当前不少人处处称知,无所不知,天下熙熙然均为智者。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显然,假智者多更会引起大乱。乱则凶,凶者百祸所攻。诚于知则智,只有诚实于自己的学问,不耻下问,学业精进,这样的智才可以兴家兴邦。

诚于心则忠。然而,当前有些管理者却要求下属必须忠于自己。问题是,领导经常换,下属于是一直在扮演二心角色。二角色当久了自然忘了什么才是忠了。古代贤人君子做事均凭自己的正心良心,于是诚于心则忠。一个有良心的人怎会不忠于职守呢?一个有正心的人怎会不忠于领导不忠于民众呢?明代王阳明先生说的好,“有善有恶意之动”。如果上层心有私念,却要求别人忠于自己,这是可以的吗?历史证实,一个私念只会引来另一个私念,所以我们见证了春秋时期齐国发生的连环杀戮事件。齐国公子光杀太子牙继位;主政卿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即公子光);辅助大夫庆封设计杀死崔杼一家;庆氏的家臣又杀死庆封之子并驱逐庆封。显然,如果以利益的角度谈忠,则必然藏“逆”,因为利益总是变化的。只有诚于自己的正心良心才有真正的忠。

诚于亲则孝。“孝”字拆开来就是“老”与“子”,父母与孩子同呼吸共命运,亲情血浓于水。只要诚于这份亲情,自然可以做到孝顺。孔子在论孝道时非常生动的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孩子对待父母就如父母当年养育自己一般谨慎忧心就可以了。可惜当代有些人不念亲不念恩,一心只念钱。私欲完全蒙蔽了这些人的心,使其丧失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亲情。

综上所述,诚是民众当前最需要修行的礼。借用孟子的话,“勿止,心勿忘,勿助长,”使自己诚于言,诚于行,诚于知,诚于心,诚于亲。于是礼乃成,礼成后可学义,仁,德,道也。


    关注 潇氏自修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