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浮躁的心(第10期)

 

人心浮躁,诊断把脉。但愿授道,授于身心,而非口耳。...



写在文章前面的话:希望这是我的最后一次批判!一个一直坚持自我批判的人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思想和行为;而批判对大众来讲,却非常容易激起一波巨大的反击。希望我可以直面这种抨击,接纳它,然后淡然启程。

我之前梳理了先秦思想与文化的演进过程,惊讶的发现,其实古今思想与文化的本质如出一辙。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人性特点,我们还拥有共同的经历遗传(这点荣格先生称为“集体潜意识”),所以我们总能找到某个阶段极为相似的泛滥和疯狂,我们称为浮躁的心。人心浮躁---这已是广大民众的共识,并由此引起我们自己深深的惶恐与不安。

当前,我们迎来了信息时代,十几亿网民脉脉含情,神州大地开始流行大众文化,如百度百科知识,微信朋友圈的养身、养心、养性美文等等。然而,今天透过热腾腾的大众文化现象,我却似乎找到了浮躁背后的一些斑迹。比如网络流行的“放下”主题:几乎所有的美文都告诉我们要放下名利,放下痛苦。然而,这些东西放的下吗?写这些美文的作者放下了吗?给这些美文点赞的网民开始尝试放下了吗?答案几乎都是“没有”。因为大多数美文都没有提及“放下”的积极意义---“放下是为了重新拿起”。如果仅仅是放下,或者为了放下而放下,那等同于放弃,是消极思想。如果民众不加判断的接受这样的思想灌溉,则很容易被误导到一种虚无的境地。显然,如果我们明白,暂时的放下可以让自己以后更好更牢固的重新拿起。那此刻的放下则变成了超越困境的宣言,是一种激励的精神。然而,浮躁的心已经让那些作者匆忙思考半上句就发文;而读者也不假思考匆忙抱走。

浮躁不仅仅表现在不完整的思考,不成熟的思想;有时还表现为知行之间的背道而驰。比如网络流行的“健康”主题:社会上只要发生什么意外或者名人英年早逝的报道,网络上立即铺天盖地的掀起“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健康是最大的财富”等等。然而,我们发现有些人是在凌晨一点多点赞。有些人点赞后转身又投身于各类奔欲大行动中:副转正,平民房换富人小区,奇瑞换宝马等等。然后在某一天人跨了,躺在病床上继续点赞。悲乎,美文不是来点赞的,美文是来招唤行动的!

透过以上浮躁的文化现象,我们思考浮躁的根源在哪里?

首先,浮躁的心起源于我们浅薄的认知,然后自我肯定,结束思索。虽然经典智慧《中庸》留给我们的五步法---“博学(更好的学习以求广知)、审问(常自我提问“为什么”)、慎思(常自我反思,缜密思考)、明辨(识阴阳之道,懂中和之术)、笃行(踏实坚定的去做)”,当前我们却只迈出第一步就结束,点赞转走,皆大欢喜!浅薄的认知开启了我们浮躁的心,然后随众逐利。

战国时期,孟子描绘了心的特点,“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的意思是警醒世人要持守自己的善心,如果舍弃善心则会衰亡;人心,变幻莫测啊。孟子为此给我们开了一贴配方,“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如果人心构筑起这四端,社会便拥有仁义礼智四种风尚。反观我们当代社会,不管是社会风气还是人心向背,一切皆以利益聚焦。“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谁先富起来谁光荣”,等口号虽然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勤劳致富的宣言,但口号本身映射出来的急功近利的弊端却影响了我们几代人。人心装满利字,自然舍弃了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念。人心随众逐利,而利者却具有“无常”,“无穷”等特点,所以人心自然变得浮躁。利至上就如飘在天上的云,如跳跃在炉里的火,抓不着,伤不起。可见,利至上鼓动了民众浮躁的心。

上古,三代圣帝尧舜禹相传的十六字治国心法---“民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留给我们当代的财富就是精一之理。可是放眼世界,当前精一之理做的最好是东方的日本,印度,韩国等。我们的国民在追求更多更大更好的浮躁世界里,还剩多少人在孤独的追求精一呢?近来,我们激动的看到了“大国工匠”,听到了任正非前辈在科技大会访谈中提倡“做好一”等新风尚。可是,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让这种精一的精神贯到每个企业家,社会大众的言行中呢?显然,舍弃精一,不“知止”,追求更多更大更好的理念造就了我们浮躁的心。

或许我们还可以找出更多的根源,去为这颗浮躁的心诊断把脉。只是,这有意义吗?如果我们不从觉察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崇尚致知,明辩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不敢向自己的第一个坏习惯亮剑,付诸努力;我们跟我们的下一代将永无止境的漂浮在一个漩涡中,而这个漩涡就是我们自己浮躁的心。

我们站在常人的角度去觉察,用心去思索,融合运动学、心理学、国学的智慧去践行。我们是“潇氏自修体”的修行者。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潇氏自修体”,更多“三学”研究的论文与您实时分享,欢迎转载传播美好新能量!


    关注 潇氏自修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