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彩虹:“微时代”的纸媒副刊

 

常德,这座文化之城,更需要文化的捍卫、传承、丰盈与创新。更需要文艺的呼唤、呐喊、觉醒与簇拥。...



常德晚报

[/b]

changdewanbao

创刊于2000年7月1日,由常德日报社主管主办。以“关社情民意、服务千家万户、聚焦热点新闻、引导大众娱乐”为己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高格调的品味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

秉持“开门办副刊”的思想,近日,常德晚报策划举行了“微时代的报纸副刊”主题笔会,来自全市近30位本土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从整体定位、传播途径、栏目设计、资源共建等方面,各抒己见。







 

十多年前,晚报创刊时,我曾前去应聘过,因为学历不够、阅历尚欠,之后加盟到《常德日报》的广告部门,终究没能坚持下去。陆陆续续有一些文章发表,多少有些安慰和满足,也算心底持久的一种报刊情结吧。

副刊,通俗地讲,就是老二的位置,就是辅助的功能,就是日与夜的区别,就是时政与文艺的融合,就是严肃与活泼的辉映。

微时代,快阅读,已然抢占广大的受众群体传播空间,我们享受着这份自由、轻松、快捷、虚幻、拥挤,却越来越浅薄,甚至慢慢丢失了主见,信任,习惯了麻木、人云亦云,还有以讹传讹。

而纸媒,仍旧以他独有的笔墨馨香,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扎根在人们心底。特别是副刊,依他特定的文艺性、独立性、地域性、原创性、多样性,而有广阔的酝酿土壤和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她与生俱来的温度。

试想一下,一份纸媒,除了新闻,便是广告,除了正统,便是现实。那是多么冰冷和坚硬的世界啊!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想象,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思考。。。如何落地?或者飞翔。



《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办刊二十多年来,有口皆碑,她已经成为杭州日报的金字招牌,也成为那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地平线,她不仅输出了卓越的新闻引领者,而且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作者,而且簇拥着那座城市最忠实的受众。渐渐成为人们快生活里的慢时光,轻轻触碰灵魂,并微微觉醒生命。

全国各地,依然有很多很多副刊,坚持着最初的梦想。

我们的晚报,当然更应如此。常德,这座文化之城,更需要文化的捍卫、传承、丰盈与创新。更需要文艺的呼唤、呐喊、觉醒与簇拥。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光荣。放弃,等于扼杀一切。坚守之中,不断思索与创新,才有远方与辉煌。



如何保持纸媒的优势,如何借鉴和吸取网媒的长处,如何在两者之间结合、相融、互动和共赢,如何更大程度上拓展受众群体冰并丰富城市文化。

我们可以再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题材的广泛性和体裁的多样性

文化历史、民俗风情、人文风貌、风花雪月等,都是我们可以记录、挖掘、赞美、思索甚至批判等题材。而散文、随笔、小说、诗歌等等,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体裁。这足以吸引不同风格的作者,酝酿百花盛开的土壤,足以让我们将副刊打造的丰满圆润,张弛有度。

栏目的广泛性和风格的独特性

梳理现有的栏目,从硬性的数据上分析,保留并相对固定优质版块,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关联度。同时对某些栏目做适当的调整、增减或者名称的更改。还要逐渐打造编辑的风格,甚至编辑要熟知某些作者的风格,并上升到受众对编辑的品格的认同与赞赏,从而再对整份纸媒的信任和热捧。

情感的饱满度和现实的思考度

副刊的内容,必须在情感上下功夫,尊崇发自内心的表白和根植内心的向往。情感的自然和饱满,才是真正的热爱与抒发,没了情感的底蕴,便是空洞,只剩骨骼。光抒情也不够,于情于理,才是完美。丰富的联想,必须建立的现实的基础之上。飞的越高,越要贴近泥土,扎根大地。当然我们坚守正确的审美取向与情感迸发,拒绝一味的无病呻吟。

文化的感染力和图文的表现力

文化是纸媒的灵魂,也是城市的灵魂。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封不起文化的城墙。文化的挖掘与丰盈,才具有感染力、爆发力,才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特别是旅游城市,旅游文化更有待提炼与提升,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民间,可以广泛收集、深入发掘、持续推送的文化素材与内涵已然太多。与精美图片的结合,更能产生视觉的冲击和内心的向往。

传播的立体性和互动的持续性

传播的多面性,才能有稳定性。除开纸媒本身、电子版、公众号,全面开火,可是点击量并不高,新闻满天飞,各种媒介大同小异,人云亦云。不只是新闻,副刊的内容,更需广泛快速的传播。其受众面,远远超过我们的发行渠道。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现在点击率高的,一定是那些触及人心的,柔软的部分。

除了传播,我们还要持续的互动,要让作者、读者有参与感,有积极性,有传播欲。比如公益活动、爱心接力、读书评比、联谊交流等等,包括像今天的笔会。要通过一些小型的、大型的、甚至特定意义的活动,提升副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现媒体的责任感与担当力。

品牌的影响面与新锐的冲击面

要形成品牌,聚沙成塔,才能走出去,才能影响深远。要灵活带动本土的文艺大家,引领潮流,形成合力,要努力挖掘和培育新秀,要让传统的观念和新锐的思想碰撞,民间的,不能埋没,草根的,也有精英。久而久之,自然人才济济,不会断层,更不会缺少稿源与作者群。要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思维潜力,副刊,应该是一个伯乐,一座桥梁,一盏灯塔,更应是常德这座城市的文化之魂。

试想一下,大家拿到手的《桃源诗刊》,我们几个人自筹资金、自谋生路,在网媒如此挤压之下,依然坚持搬下去。这是一种精神的支撑,这些支撑,来源于广大的作者、广大的读者,来源于我们根植内心的热爱与梦想。

有理由相信《常德晚报》会越办越好,晚报的副刊,也会越来越亮,像盛夏的阳光,像今晚的星空。谢谢大家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桃源风

吹向世界的温柔

个人微信:

150 8060 5938


    关注 桃源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