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有个广泛且已被证实的说法:照镜子时,大脑会自动美化脸部。...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个广泛且已被证实的说法:照镜子时,大脑会自动美化脸部。于是在镜中看到的自己,往往已是“最好的”自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我判断(为什么照片拍出来的自己这么丑blahblahblah)。说起来,关于“自我”的一切,作为个体都难以站在绝对客观中立的角度去评判,所以终究虚实难辨。

这并非尽头。更令我难以接受的是,人的情绪很多时候确确实实是被激素水平所控制的。一想到代表了理性、冷静、客观的头脑,都有被代表着混沌的激素控制的一瞬,往严重里说,我的三观都有些微的动摇。我很少吃巧克力,所以也不知道摄入的多巴胺究竟能带来多少的幸福感;但从来没有太多多巴胺的自己,似乎也没有“去吃点巧克力”之类的想法(笑)。情绪归因于思想,这是我一贯以来的理念,而现在,即使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并不完全正确,我也不太想再去动摇它。

这样看来,即使“从善如流”如我一般(并非自夸),也有要捍卫自己固有观念的时刻——甚至明知道它并不确实。所以随着年岁渐长,我已经几乎完全放弃了“改变他人”的想法;即使是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并不“正确”,尚且不见得可以纠正,意识不到的就更多了。对人对己是一样的,固有观念同样阻碍着认识自己的道路,或者说“完整”认识自己。

人世孤旅,唯有自己与自己常伴,“认识自己”的过程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只不过,经过如上那么多道关卡的最终成果,往往已经是自己或者潜意识中“想要”的结果罢了。况且一切都只在自己的脑海之中,自负自卑,张横跋扈,唯唯诺诺,一念之间。对自己的认识形成之后,再将现实中的生活加诸自我认识之上,以现实生活加强自我认识,以自我认识选择现实生活,最终便是画地为牢,终身禁足。

但是假如自我认识不断变化,同样也会令我沮丧(不知他人如何,不敢妄加揣测)。每每重看自己写下的东西,我总有种微妙的羞耻感与沮丧感。羞耻感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意(整体而言对自己从未满意过),总觉得某些时刻可以有更好的表述,某些想法实在显得太过跋扈、小气或是幼稚;沮丧感来自于很多时候总自觉三观已经坚若磐石无从动摇,但实际上“回首已是百年身”,此时观念已非如彼时所料。

同样,也有别的解释。有种(我不太认同)的说法说,三观的动摇来自于自身对深处的进一步挖掘。我当时虽然点了头,事后想来却不非常令人信服。正如“激素控制人”一样,很多时候是事实明明白白摆在眼前,不由得自己不接受;这与向下挖掘无关。当然不能否认,向下挖掘也能够收到同样的效果。一直上溯自我认识的源头,也是非常有趣且艰难的事情。在写下这些字的同时,我的大脑已经不由自主地在进行着这个过程;但是就像最近很多次一样,因为我的精神状态,它会停在某个地方,大概是出于自我保护吧。

就像往常一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她一直觉得我可以写更长一点的东西,但我总觉得,“一盘散沙”式的思维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更为宏大的叙事结构。这也是“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吧,当然,也未知确否。说了这么多,看起来跟没说一样(笑)。不过认识自己,本来就是个不会有标准答案的过程,我所抓住的,也不过是此时此刻的闪念罢了。也许过几天再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读不下去,内心中充满着对自己的嫌弃。

这件事情太庞杂,我也不知道。

PS.给文章起名字对我来说也很难,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写了点什么。索性写成了“命题作文”,但还是毫不意外地跑飞了题(捂脸)。


    关注 分曹射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