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这门手艺的人,全洛阳找不到第二个!

 

洛阳派·人物专访第02期-1-记得小时候,隔三差五就可以听到各种吆喝声,有卖东西的,有收废品的,...




洛阳派 · 人物专访
第 02 期
- 1 -


记得小时候,隔三差五就可以听到各种吆喝声,有卖东西的,有收废品的,有修伞的,有戗菜刀磨剪子的……各种口音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如今,机械化生产压缩了手工匠人的生存空间,那些牵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手艺人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小巷中的吆喝声越来越少,以至于家里坏了几把伞都找不到修伞的师傅,我们也越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坏就扔,如此循环往复。

然而,在我们忽视的角落,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手艺人依旧在默默坚守着……



- 2 -
老城区建安街上一个很不显眼的门脸,不足6平方米的小店里,修伞师傅老耿已经在这里坚守了8年。

耿师傅名叫耿海峡,60多岁,曾干过40多年的维修工,2006年在外打工时,由于意外工伤事故,摔坏了骨头,四级伤残,卧床休养两年,出院后便不能再继续担任电工工作。



对于如何开始修伞的行当,耿师傅说完全是出于生存需要,“得挣钱养家啊!”耿师傅说。

工伤事故后,家里经济来源断裂,看病、打官司花去了所有存款,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只剩下100块钱,于是耿师傅出门借了200块钱,拿着300块钱批发了30把伞,开始入了行。



- 3 -
“前两年都不行”,耿师傅说,“前两年知道的人不多,没什么生意”,时间久了,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家里的状况才慢慢有了起色。

耿师傅手艺好,人也实在,对于修伞这样的软性需求行当,全靠老客户口耳相传,经常有新区、涧西、西工的老顾客拿着家里的几把坏伞来修。



“修伞没什么难的”,对于维修工出身的耿师傅来说,“只要会拆就会修,没什么学的。”耿师傅直截了当。

但对于手上的功夫,则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甚至有些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修好就行,则需要改进,改变其原有的某些构造,才能更耐用。

在耿师傅看来,只要能找到合适的配件,没有修不好的伞。有时为了修理一些新式的伞,耿师傅则需要自己买新伞,把配件全部卸下来再修其他的伞。





▲ 夏天是旺季,店里的顾客络绎不绝。

耿师傅不足6平方米的小店里有40多种配件,几个金属盒子里装满了伞骨和伞钉,屋子里放着两台电扇,一台电视机,电视机一直播放着但很少有时间瞅上一眼,热了擦把汗,困了抽根烟,继续埋头修伞。


由于伞做工精细,配件细小,所以修伞是一项很费眼睛的工作。“平均每天能修三四十把伞,生意旺时一天能修到五六十把。一般的坏伞修理费收一块或者五毛,毛病更小的伞修理不要钱,举手之劳。如果经过修理也没法用,我就劝他们不要修了,直接买新的。”耿师傅说,最忙的时候连着修了两天两夜。





长年累月修伞,锋利的伞骨断口将他的双手刻画得像树皮一样粗糙,但干起活来却照样灵巧,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耿师傅的双手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





- 4 -
“您收徒弟吗?”我们问,“收啊,但是没人愿意学,没有人想干这一行了……” 耿师傅说几年前有个白马寺的残疾人,来这儿买了些配件,跟着学了几天;还有一个跑街修伞的女修伞工,过来请教一些问题,耿师傅倾尽所能教了她,其余就没有了。

“这一行你们年轻人也可以干,这一行是独门生意”耿师傅说,“年轻人坐不住”旁边一个来修伞的阿姨说,“坐不住是不挣钱,挣钱就坐住了”。在耿师傅看来,他不怕别人学会这个手艺,不怕人人都学会修伞而使自己没有生意。



耿师傅说,全洛阳市的修伞门店只有自己一家,到了这个年纪,就图个有事做,“不图吃不图穿,扔了太可惜,能修尽量修,生活水平再高也不能浪费。”

“这一行,我还要再做20年”。耿师傅说。





「 耿师傅修伞店 」

地址:唐宫东路建安街口西南角



    关注 洛阳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