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给予自由-无声告白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点击标题下「乡下园园的花园」可快速关注


《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16岁的女孩死了。随着这位16岁女孩莉迪亚死亡的秘密渐渐揭开,我们看到这个不幸家庭中种种的不幸。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年轻时放弃大学学业嫁给了一位华裔。1958年的美国,当时白人黑人通婚不光是受到歧视还违法当时的法律。玛丽琳作为白人嫁给了华裔也理所当然没有得到母亲的理解。在她们结婚后,母亲再也没有原谅玛丽琳。

而玛丽琳的丈夫-华裔詹慕斯*李是中国人移民第二代,他出生在弗吉尼亚,从小因肤色样貌被周围同学歧视孤立,唯一的长处是读书。即使在父母减衣缩食培养他成为了终身教授,但依然弥补不了童年的阴影。

等到女儿莉迪亚出生,继承了母亲蓝眼睛的莉迪亚便成为了家里的宠儿。也成了父母眼中的希望。母亲希望莉迪亚能够成为一名医生,完成当年她没有完成的梦想。每年的生日礼物都是医学书集,课余时间都必须用来学习。每答对一个问题,换来母亲的一丝微笑。每做对一道数学题,得到母亲一个拥抱。

父亲詹慕斯则时刻关注着女儿的社交,提醒着女儿要多交朋友,要合群,要和大家一样。送女儿的生日礼物是《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

但他们都从没有问过莉迪娅自己想要什么。

女儿就是他们的期望,他们未实现的梦想,他们弥补当年缺憾的工具,但唯独不是她自己。

小时候的莉迪娅不懂地反抗,只知道说是的,是的。为了不使母亲失望,吃力地学着不感兴趣地化学生物;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在学校因为肤色等原因被孤立的她拿起话筒,假装和闺蜜谈天说地。

压倒莉迪亚地最后一根稻草是根本不爱他的男朋友杰克。1977年,莉迪亚沉入湖底。

这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式家庭故事:子女承载着父母太多的期待,不堪重荷,没有心灵的自由,最终找不到自己,引发了悲剧。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陌生: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在伴侣身上,父母用未实现的愿望去逼迫孩子。小时候,父母逼小孩去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考大学以为你好的名义强迫孩子选某个专业;毕业了一定要求进国企政府;三十岁前一定要结婚生子。父母一直用血脉亲情为工具操纵儿女的一生,从来没有把子女当成独立的个体。他们觉得只要生了子女,子女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必须完全得服从,一但有所违逆,便是不孝。在这样家庭中成长得孩子,很难有幸福感。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追求自我,完成自我的过程。只有完成自我,才能幸福。因为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不能求于别处,只能求于自身。

如何做真正的自己?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自己的选择。很多人在父母亲人的情感压力面前,完全迷失了自己,自己的目标也越来越不清晰,完全忘记自己内心的想法,变成了毫无主见的人。习惯了用父母的想法代替自己的想法,失去了选择的能力。这时,要学会从小小的选择做起,在一次次选择中找到自己的真实想法。从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闲暇时的爱好、学习的方向等等开始,一点点倾听内心的声音,你会慢慢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热爱的是什么。有了为之热血的目标,就不会迷失方向。

要有说不的勇气。对于过界的情感压迫要敢于表达不认同。文中的莉迪亚被父母的感情压迫的喘不过气来,但她不敢说不。在莉迪亚幼年时,母亲为了追逐成为医生的梦想,离开家庭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成为了莉迪亚永久的创伤:“多年前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身边。”要对自己爱的人说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敢于说不是成就自我的开始。拒绝的勇气来源于对自己坚定的信心,即我会为自己行为负责,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失去你的爱,我也可以很好的爱自己。

用爱做胁迫是极端自私的行为,不管这种爱是打着亲情、爱情、友情的旗号,拒绝这种胁迫完全不必感到内疚与恐慌,真正的好的爱是给予你自由,让你做自己,我依然爱你。


    关注 乡下园园的花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