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荞麦三绝

 

红杆杆,绿叶叶,绵羊下的黑唧唧...



估计吃过荞麦面的人多,但见过的人少,榆林民间一则俚谚讲荞麦花是:“红杆杆,绿叶叶,绵羊下的黑唧唧。”绵羊意指白花;而“黑唧唧”指结的黑色种子,形象地描述了荞麦花的特征;而陕北民歌信天游里也有“荞麦开花粉腾腾,哥哥受苦妹心疼,三十三棵荞麦,九十九道棱,好心肠的妹妹想死人……”,农户用生动形象的地方语言,描述荞麦特征,比喻男女爱情。

荞麦,叫麦。其实,它从形到色,没有一点麦子的味儿。谜语:“三片瓦,盖座庙,庙里住着白神道。”描述得就是它。确实,三片坚韧的黑皮向上围起,棱角分明紧包着苍白的心儿。上磨磨一遍,皮肉就会利利落落地分离清楚。这荞麦皮,可别倒掉。它在榆林自古就是用以填充枕头的上等料儿。枕着它,冬暖夏凉还能去百病。

据老一辈的农人说,现在的年月好了,但在过去榆林土地十年九旱,五黄六月无雨的年份里。每当春耕欠雨,干旱多风的时节,其它农作物种收无望,荞麦才会作为补种,在干热的气候里种植于土壤贫瘠的山岗薄地或沟壑区,在贫苦岁月里成为人们的主食,滋养一方人。

过去人吃荞麦盖因无粮而选,但现今荞麦及荞麦制品却十分畅销。因其含丰富营养和特殊的健康成分颇受推崇,被誉为理想的保健食品。榆林作为北方荞麦的主要种植区,荞麦所制的食物丰富而多样,但榆林民间的荞面食物多作小吃,难为主食,因为民间俗语说“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之谓,盖因荞面无糖,食不耐饥。

有人说,陕北人一生只做两件事,食色性也。想想也是,能把普通的荞麦制成各类美味的食品,需要多少智慧啊!本篇就专注介绍榆林民间传统的三种荞麦美食,煎饼、碗托、饸饹面。。



煎饼

谈及榆林的煎饼,不爱吃的人不多。现在走到大街上,随处可见煎饼摊。绝大多数是边摊煎饼边做生意。

榆林的煎饼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吃时只要碗内有煎饼,就可以加汤。现在犹记得年少时吃煎饼,总是买很少的煎饼,却总能喝得肚子溜圆,满嘴生香。那酸酸爽爽的开胃煎饼调汤,至今想来仍让我垂涎三尺。

煎饼好吃但其制作工艺也较为复杂,先要将荞麦粗磨去皮,得了糁子,再将糁子用水浸足,入布袋反复揉搓,挤出浆液。其间还要注意稠稀。稀了,摊出的煎饼不易成形;浓了,摊制时容易出现龟裂。配兑好浆液后即可上特制的煎饼鏊上摊制。摊制煎饼的手法更要娴熟,慢不得也快不得。慢了,饼会长在鏊子上;快了,又会薄厚不均匀影响口感。刚摊好的煎饼状若朗夜之圆月,色泽如雪,薄似蝉翼,入口绵软,然后卷以黑豆芽或豆腐干,配以姜蒜汤汁或熬制的酱汁蘸而食之,叫人过口难忘。

榆林很多县区都有煎饼,但近些年犹以清涧煎饼叫的最响。据说已经形成了一种地标性的吃食,前景十分看好。



碗托

碗托应属于一种很大众的吃食,去内蒙时有碗托可吃,到山西时也有碗托售卖。虽都为荞麦食品,但因着调汤不同,而口味各异。

榆林最有名的是镇川碗托,记得有一年与友人慕名去买碗托,到了据说最正宗的碗托摊点上,十多个摊点,都围着满满当当的人,因是现切现卖,且绝大多数都是带着送人吃,所以一买通常是十多碗。等了老半天才吃到一碗,味道虽也不错。但却没有传说中的诱人。

做为榆林风味独特的传统小吃。碗托颇受人们青睐,大人小孩均喜欢。碗托的做法与煎饼的做法基本相同,都是前期买回糁子,装入特制的袋中反复揉搓,得出汁液。不过煎饼是用特制的鏊中用小火“摊”,而碗托则是直接将汁子倒入碗内,上锅蒸,待到蒸熟出锅,用筷子搅匀,放凉后即可食用。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柔软、光滑,异常筋滑利口,为榆林地区风味小吃的上品。

碗托好吃,道中秘诀在于其蘸料——麻辣肝子。肝子通常选用的是羊肝或是猪肝。切小薄片,然后加调料卤制。卤出的汁香浓,微辣,浇在切成片的碗托上,稍微搅拌一下就能美餐一顿,且口感筋道。麻辣肝碗托,不仅是待客下酒的佳肴,还有疏通肠胃,清燥热之功用。外地人到此,无不以一尝为快。



饸饹面

中国地域广阔,地域上分南方北方。地有不同食有所异,饮食中自古也有南米北面之说。陕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决定了植物种植。尤以糜、谷、麦子、青稞、玉米、高粱、荞麦为主,掺有豆类、薯类及杂科类植物。形成黄土高原自成体系生态,滋养、繁衍了陕北人。

榆林的特色面食,尤以饸饹面最为传神。荞面饸饹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因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饸饹,古称“河漏”。饸饹主料除荞麦面粉外,还有食用碱和食盐。

《辞海》中关于“饸饹”的定义,解释为:“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参见‘河漏’。而对河漏的解释则是:“即饸饹,北方一种面食。王桢《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王桢是元代一位农学家,他的农学专著《农书-荞麦》中还有一句话,《辞海》上没有提及:“以供长食,滑细如粉。”也就是说,饸饹即是过去的“河漏”,外观滑滑细细像粉一样,在那时是一种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里做的擀面条一样平常。

“荞麦饸络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这段陕北信天游的唱词,把羊肉臊子饸饹比作忠贞不渝的爱情,可见它在陕北人心中的地位,客人们捞一筷子面、舀一勺臊子,吃饱了还舍不得放下碗筷。

饸饹面荤素皆可,冷热均宜。一般是夏季凉吃,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有时芥末下得狠了一些,一筷子入口,不由浑身一颤,好象七窍六神都通了,是消夏祛暑的好东西。冬季多热吃,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和热骨头汤,再撒入胡椒粉、香菜、蒜苗丝,吃起来汤鲜面筋,通体舒畅。

荞面在许多榆林人心目中,仅次于白面。面色略灰,荞面面的形态多样,可压、可漏、也可搓。不管你将它作成“圪搓搓”,或“拨面条”“擦加加”它的口感都极好。一入口,就油光溜滑。真有,不等你嘴嚼就想进肚的架势。榆林人过生日前一天惯吃长寿面,而这道面食通常一定是荞面饸饹,现在每年家人过生日之时,我的母亲总会拿出饸饹床子,上锅压一床子长长的饸饹面,寓意长命百岁,顺顺当当之意。压好的饸饹配上豆腐、土豆调配的羊肉汤,汤香肉味钻入面条内,一咬满口肉香,即使是平日里不喜面食的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吃上几碗,直至肚儿圆。,

当然饸饹面美味,也不可过多食用。吃上一肚子的荞面,老人、肠胃不适者会肚胀、惹放屁,尤其到了秋季。据说,它性凉。


    关注 我的榆林我的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