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绘本: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吃货必备!

 

什么?!吃个包子也要理由?是的,你没看错,想要吃包子,你得拿个理由出来。《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吃货必备呦!...





具有较为丰富的绘本阅读经验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绘本中常常描写到容易引起儿童感官兴趣的题材。比如关于味觉快感,我们就可以想到《古利和古拉》《小黑孩桑布的故事》《大口大口地吃,好吃极了》这些绘本,而最典型的莫过于《好饿的小蛇》。现在,我们在原创绘本里也能看到这样的作品。《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仿佛散发着包子热腾腾的香味儿,撩拨着读者的嗅觉和味觉。对于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时期食欲旺盛的幼儿和儿童而言,这一定是一本引起他们浓厚的感官兴趣的绘本。



也许有读者会发问,绘本的阅读是为了引起儿童的感官的兴趣吗?我给出的答案,既是否定的,又是肯定的—当绘本仅仅是为了表现“吃”,即只是表现生理快感的 话,就是需要我们否定的。可是,当绘本在表现“吃”的时候,能够超越生理快感,进入审美快感的维度,就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好作品,此即如《礼记》中所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那《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的超越性在哪里?这个绘本故事,表面上是在描写小孩子“我”的“嘴馋”,深层却是在表现“我”的心智世界。

正如绘本的书名所示,想要吃包子,得拿出理由来。你不是饿了吗?想吃包子?那好,妈妈给你准备了蛋糕。还是想吃包子?不行,因为“昨天才吃了包子呀!”这 时,“我”拿出的理由是,“可是,昨天上学,今天我不是又上学了 吗?”妈妈搪塞的办法是,“要不,你先吃个冰激凌?”“我”的说法是,冰激凌会把吃的东西冻成一坨冰,豆沙包子也是甜甜的,却不会冻成一坨冰。妈妈还有办 法,“那蛋糕也是甜甜的”(也不会冻成一坨冰),“我”的理由是,“不喜欢吃烤的,包子是蒸出来的”。妈妈又来堵嘴了,“馒头也是蒸出来的,吃馒头吧”, “我”又来否定,“可是馒头没有馅儿呀”。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好的绘本阅读,一定关乎儿童的心智发展。如上面所述,《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由最初的可不可以吃包子,变成了看谁能说服谁,像是一场辩论赛,妈妈和孩子谁 都不服输。而在妈妈和“我”的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的“耍贫嘴”中,逻辑思维就蕴含在里面。虽然我们知道,在“我”这个年龄,需要优先发展的是形象思维的能 力,但是理性思维的发展也是不能撂荒的。

《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通过对诉诸于感官的“吃”的讨论,以具体的事物为附着,是在引导儿童的思考力朝向理性思辨的高处发展。绘本创作是文字语言与绘画这两 种媒介的有机融合。《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所具有的“辩论赛”性质,在绘画中也有较为明晰的表现。比如,妈妈说“那蛋糕也是甜的,还是吃蛋糕吧”这句话 时,表情同样像是在与“我”逗趣,似乎在说,看你接下来怎么办?并且这个画面还反复出现了两次。这既是在出难题,也有一种“戏说”性。绘画所传达的信息, 也似乎在说明母子二人的对话是一场“智斗”。



《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在对生理感官的“吃”的超越还表现在作品的结尾。这个故事时间上跨度很大,“我”就在吃着包子的过程中,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学 生。到国外去留学,这个情节的设定,使“吃包子的理由”有了较为明晰的文化内涵。请外国同学吃“中国包子”,既隐含着自己的思乡之情,也透露文化交流之 意。这也让我想起,我1987年第一次去日本留学时,请“清风文库”(社区公益儿童图书馆)的欧巴桑们吃我包的饺子,吃的是饺子,交流的却是中国文化。

作为绘本故事,《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有着鲜明的叙事节奏。妈妈和“我”一来一往的“智斗”,很适合绘画的翻页表现。绘本的叙事也有节奏的变化——从 “我”向妈妈提问“你知道为什么灌汤包爱喝饮料吗?”开始,绘本变前面的跨页叙事为单页叙事,一连串用了四个单页表现,明显加快了叙事的节奏,而妈妈正是 在“我”这连珠炮式的攻势下败下阵来,“告饶”(其实妈妈又何尝不想吃包子)地说:“好了好了,其实,我也喜欢吃包子,因为它—很好吃!”



绘本是绘画的设计艺术。《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就有一些具有创意性的绘画设计,比如,冰激凌在“我”的肠胃里滑雪,鸡蛋绅士给韭菜小姐打伞,半个身体都淋 湿了,还有表现时间跨度的骑自行车回家、备考、机场留学送别这三个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这样的绘画设计与文字语言一起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关注 乐乐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