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到底收了多少种书

 

《四库全书》收录多少种书,并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文献学问题。《四库全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分藏四库七阁...

《四库全书》收录多少种书,并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文献学问题。

《四库全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分藏四库七阁。经历二百多年的风雨,毁了一半,剩一半,现存三部半:文渊阁一部,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一部,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文溯阁一部,存兰州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半部(后来抄配完整,已非原貌),存杭州浙江图书馆。

文渊阁

文津阁

文溯阁

文澜阁

《四库全书》收书种数向无定论,任松如《四库全书答问》作3457种,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作3470种,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考》引1930年故宫人员的统计作3459种,吴哲夫《四库全书纂修之研究》作3471种,《辞海》第六版作3460余种。不同数据差异较大。甚至对于同一部《四库全书》,不同的统计数据也不一样,如仅仅文溯阁《四库全书》就有3474种、3477种、3590种等多个数据。照这种情况来说,结果似乎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统计的人太粗心或数学太差,数据不对,要么就是几个阁的书数量不同。而对于同一个阁数据不同的情况,似乎只能归结为第一种可能了。但实际情况却大大不然。

有学者对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三阁最可靠的目录作了仔细对比,发现三者完全一样,至少单从书名来看是一样的。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才叫一种书,或者说,对于同样的书应该算为几种。对于规模庞大、种类复杂的古籍来说,它们并不都像我们平常耳熟能详的那些书一样,彼此之间泾渭分明。比如《诗经》是《诗经》,《史记》是《史记》,两者完全不同,不存在任何歧义,统计起来自然也不会有不同结果。但对于有些书就不一样了。比如有些合刻的情况,如《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考异》,理论上应该算两种书,但如果两者同时刊刻并在目录中被著录为一条时,很容易被统计为一种。再如《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书,但其实它是由《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组成,算成三种书也不能算错。还有一些附录性质的书,比如很多文集后面会附录作者年谱,一般目录著录时都会合为一条,计算时就会被当作一种书。但有的书目,比如《中国古籍总目》,就会把年谱析出,单独列目,自然成了两种书。类似情况还有很多。这就是各个统计数据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四库全书》到底收了多少种书,仍然拿不出一个确切的数字,虽然列出书名是清楚的。因此《辞海》的3460余种不失为一个较为妥当的回答。


    关注 书书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