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笔记2|吏部尚书王恕为何要和内阁大学士丘浚争座位?

 

国人吃个饭都要按官职大小排座位,这一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这是等级社会的标志,与社会制度、职官制度密切相关。王恕和丘浚座位之争,关系到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史。...



一群西装革履、一本正经的人走进某酒店包厢,准备入座,“王局,您上座!”“不不,李主任,张处从部里来的,只有他才能坐这里嘛!”几个人推来让去,往往折腾半天。而实际上,最后该怎么坐还是怎么坐。一个接受了现代自由平等观念的人,常常觉得这样很无聊。是的,的确无聊。但在等级森严的文化环境里,座位安排确实很重要,所谓高下有别、尊卑有序,一点儿都含糊不得。大多数情况下,座位该怎么安排,当事人都比较清楚,一般不会有什么异议。但当一种新的制度处在发展变化中时,新、旧的观念就会起冲突。明代弘治年间的一次座位之争,就反映了内阁制度的一个重要发展,说明内阁的地位超过六部,遭到了六部的反抗。



王恕像(谥号端毅)



丘浚像(谥号文庄)

这次座位之争的两位主角是王恕和丘浚。王恕(1416—1508)是陕西三原县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他和我上一篇《明代入阁拜相最快的人》彭时同样年龄、同科进士,一生负重名,却因非翰林出身,未得入阁拜相,与彭时恰好相反。丘浚(1418—1495)是琼山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他和海瑞是明代海南仅有的两位大名人。他因翰林出身,因此有机会入阁拜相,这成了他和王恕争座位的直接原因。事情发生在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丘浚以礼部尚书入内阁为文渊阁大学士,王恕时任吏部尚书,两人同时加太子太保之衔。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合称“三师”,为从一品,和正一品的“三公”(太师、少傅、太保)、从一品的“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正二品的“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属于所谓“宫衔”,是荣誉性、待遇性的加官,类似现在部长兼人大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正部级的实职享受副国级待遇。他俩是正二品尚书享受从一品太子三师待遇。在丘浚入阁前,两人按加官,同为太子太保,平级。按实职,丘为礼部尚书,王为吏部尚书,吏部为六部之首,王位次在丘之上。然而入阁后情况就不同了,此时内阁已然凌驾于六部之上了。但王恕心里不服。也不怪他不服气,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吏部尚书即为百官之首,又手握人事大权,因此是很有底气的。只是内阁经过从永乐、宣德、正统到成化等朝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高,已然超越六部。

一次宫中设宴,丘浚以为自己是内阁大学士,应该坐在王恕之上位,王恕却不肯相让,两人颇有争执,闹得很不愉快。这时候恰好有个太医院的官员刘文泰常去丘浚家里,谋求升官,却被王恕阻止(吏部尚书掌人事大权),故很不满,上疏弹劾王恕。王恕认为背后肯定是丘浚指示的,上疏请求调查。刘文泰被下狱审问。最后审出疏稿虽然未经丘浚之手,但其中部分内容确实与丘浚平日言谈有关。因为王恕经常阻止皇帝做不合适之事,在士大夫中名声极佳,但皇帝不太喜欢他,故最终王恕辞职回家。一时舆论哗然,纷纷指责丘浚。后来丘浚去世,刘文泰去吊丧,被丘浚妻子大骂一通,骂他连累丘浚与王恕产生矛盾,背上了不义之名。

刘文泰固然该骂,但王恕和丘浚的矛盾却不全是由他造成的。尤其是两人座次之争,并不完全是个人的意气之争,而是深刻地反映了内阁和六部之间权力冲突,也是明代内阁这种“有实无名”的畸形宰相制度的内在矛盾。



王恕墓(三原县人民政府1992年)



丘浚故居(海南省海口市府城金花三巷9号)


    关注 书书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