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彬未曾任巡抚何以称中丞 ——答《走出帝制》之疑

 

这个题目其实是个伪问题,但《走出帝制》中确实发出了这个疑问。这个问题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但实际上又牵涉了巡抚和御史中丞这两个重要官职的历史演变,所以又不那么容易说明白。还得多扯几句。...





这个题目其实是个伪问题。

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广东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太常寺卿、宗人府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他一生比较有影响的事是曾任留学监督,带领第一批中国儿童赴美留学,还曾任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不过他从未担任过巡抚之职。参见朱祖谋《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署礼部左侍郎陈公(兰彬)神道碑》。

陈兰彬是秦晖教授《走出帝制》第四章《不仁不义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宪政——辛亥之变的价值观基础》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此章第二节《从“陈荔秋中丞”谈起》专门讨论“陈荔秋中丞”究竟是谁的问题。“陈荔秋中丞”是晚清新派名臣薛福成提到的赞同“西法”的一个似乎也是新派的人物。秦晖教授最初接受了王元化的观点,认为陈荔秋是陈宝箴,理由一是陈宝箴曾任巡抚,而中丞是明清时期巡抚的别称。二是陈宝箴深受新派人物郭嵩焘思想的影响,与赞同西法之说相合。而陈兰彬后来中断了中国儿童留美计划,思想很保守,不像赞同西法者。至于陈宝箴的字号并非“荔秋”,王元化认为古人字号较多,有此字号也是可能的。

后来南昌大学研究陈宝箴陈寅恪的刘经富教授向秦晖教授指出陈荔秋应该是陈兰彬,不是陈宝箴。秦回信以陈兰彬思想保守和未曾任巡抚质疑陈兰彬之说。刘回信说是否陈兰彬可以考虑,但肯定不是陈宝箴。又有匿名读者致信指出陈宝箴1895年始任湖南巡抚,薛福成1894年已去世,时间不合。加上后来秦晖教授又在薛福成日记中看到两处“荔秋”,均与陈兰彬履历相合,故《走出帝制》已改从陈兰彬之说,但仍认为:“至于为何称他(陈兰彬)为‘中丞’,则只能存疑。”

无论王元化先生、秦晖教授,还是刘经富教授及匿名读者,早就知道陈兰彬字荔秋,之所以反复纠结,不得确论,是因为陈兰彬从未做过巡抚,这里却又称中丞。很明显,秦晖教授认为没当过巡抚是不能称中丞的。而其他几位,显然对此也没有异议。至于陈兰彬思想的新旧其实是不成其为理由的(或者是最不靠谱的依据),因为秦晖教授文章的重点就是证明这些人的思想表面与内在如何不同的,实际上秦晖教授最后已经放弃了思想这个疑问,只对中丞之事存疑。所以搞思想研究的用思想来判断史实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要非常非常小心。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题目所言,陈兰彬未曾任巡抚何以称中丞?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是中丞?巡抚为何称中丞?“中丞”是“御史中丞”的简称。那么,巡抚跟御史中丞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巡抚和御史中丞两职的历史有关了。

巡抚一职产生于明代,最初只是钦差官,后来逐渐固定化,至清代正式成为仅次于总督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所谓钦差官,钦指皇帝,不必说,差就是事,就是个临时差事。巡抚既然只是个差事,那做这个差事的人就需要另有官职,最开始这个官职是不固定的,或侍郎,或都御史,或布政使,都可以出任巡抚。至明中后期,这个官职逐渐稳定为都察院右副督御史或右佥都御史,所以从职官制度上来说,巡抚并非独立的官职,而是属于都察院的外差,故在《明史·职官志》中,巡抚是置于都察院之内的。因此终明之世,巡抚都不能算地方官。到了清代,巡抚已经正式成为地方官,《清史稿·职官志》巡抚不在都察院,而是和总督一起列为最高一级地方官。不过,巡抚虽然已经成为地方官,却仍然带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右佥都御史的职衔,即所谓“巡抚加衔制”。

要把巡抚跟御史中丞联系起来,还需要简单考察一下御史台这个机构的发展史。在秦汉,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副长官为御史丞和御史中丞,下辖侍御史等若干。自秦汉以降,直到元代,虽屡有变化,但大体结构皆如此。至明代,当上了皇帝的精明的农村老大爷朱元璋为了把江山顺利地传给子子孙孙,先是以雷霆之势废除了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之职,然后顺手把御史台也给废了,不过这个没彻底废掉,改了个名字——都察院——又设立了,长官为都御史,副长官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下辖十三道监察御史若干。中国的传统向来是以古为美,士大夫喜欢把都御史称为御史大夫,把副都御史称为御史中丞,把监察御史称为侍御。

巡抚称中丞,就是这么来的。换句话说,巡抚称中丞,是因为加衔副都御史的缘故,并非因巡抚这个名头本身。陈兰彬虽然没有当过巡抚,可是他做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当然可以称中丞,而且是正儿八经的御史中丞,比巡抚正宗得多。巡抚只是靠加衔,人家左副都御史是本职。因此秦晖教授在年初的一次讲座《双面西洋》中说“唐代的中丞就是清代的巡抚”,只说对了一小半(加衔),一大半(本职)是不准确的。按本职来说,唐代的中丞相当于清代的左副都御史,清代的巡抚大致相当于唐代的节度使。另外,明清时期,总督、巡抚加衔的都御史都是右,本职都御史是左。当时官制以左为尊,本职要尊于加衔。

所以说本文题目其实是个伪问题,因为本来就不是只有巡抚可以称中丞。巡抚别称是中丞不错,但中丞并非巡抚的专利,甚至只是虚称,本职的副都御史才是正宗的中丞。只是因为本职的副都御史人数少,而加衔副都御史的巡抚人数多,才导致文献中看到的中丞大多是巡抚。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非《走出帝制》的核心问题,与此书探讨的很多重要理论问题关系也不太大。但从秦晖教授最初注意并与王元化先生讨论这个问题,到此书出版,将近十年,中间还经过多人讨论,仍未彻底解决,以致成为一个小小的困扰。从历史学习和研究的角度来看,似有必要加以讨论解决。

中国历代的职官制度本来已经非常复杂了,而中国传统士大夫又特别喜欢用所谓古称、雅称(实际上就是装),这导致职官问题更加复杂。邓广铭先生曾将年代、地理、职官、目录比作学习历史的四把钥匙。有钥匙就意味着有锁,复杂的职官制度就像历史大门外的一把锁,打不开锁就看不到真相。


    关注 书书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