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代排水有多牛!

 

近日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雨季,各种洪涝灾害图片已连续刷屏。现代种种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手段施工,何以频频败在各方...



近日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雨季,各种洪涝灾害图片已连续刷屏。现代种种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手段施工,何以频频败在各方面远不如现代的古代排水系统手下?

或许,问题在于现代人的“面子”观念:越来越光鲜的城市建筑、越来越宽敞的城市新区等“面子工程”背后,我们更应重视人们看不见城市“里子工程”。

下面,一起看看古代建筑排水有多牛?

▼ 
元大都

如今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始于元代所建的都城,北京为元朝国都,俗称元大都。



当时,主持元大都排水工程的是水利专家郭守敬。在大都建设时,开挖明渠暗沟,并构建了交汇、贯通的地下沟渠。目前没有发现元大都地下管线史料图,但是通过考古发现大都城东墙中段和西墙北段的夯土墙基下,残存两处石砌排水涵洞。



涵洞长约20米左右,底部与两壁,皆以石板铺砌,显然不是临时的简易涵洞,而是可以使用很多年的坚固涵洞。石壁长1122米,在涵洞内外侧,还有一条以石铺砌成的615米长的出入水口。在今西四(牌楼)附近地下,有一条石条砌筑的明渠,宽1米,长1165 米。由此推测,元大都城内沿着主要的南北大街,有排水干渠,并有暗沟与之垂直分布,形成管网状的明渠暗沟,进行城市排水。

▼ 


紫禁城内排水成巅峰之作

作为明清两朝皇宫的故宫——紫禁城,如此宽广的地面、众多的建筑,600多年中未受积水之苦,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首先,从紫禁城来看,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

高44.28米,差约2米。其高度差对城内的排水工作有重大意义。



其次,明内城护城河、大明濠、太平湖组成了天然河流汇水供水的第一道防线,而西苑太液池和后海则是第二道,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护城河)则是第三道,三道防线彻底保证了外围雨水及山洪不会流入城内。



最后,最重要的城内排水系统更是机关重重。紫禁城的排水分为明暗两套系统。明排水是通过铺地做出泛水,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其中,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就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而暗排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内外金水河中。



内金水河作为紫禁城的内河,位于西北角楼偏东的南河帮上,以一石砌券洞为进水口,并设有控水闸,可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则可以关闭。通常水流至此,再至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与外金水河汇合,从而将城内水流排出城外。

▼ 


北海团城

如果不是频繁光临北京的特大暴雨,也许没人会注意寄居北海一隅的团城。当京城大雨来临,位于降雨中心位置的北海团城却如往常般平静,无任何积水报告。



团城已有800多年历史,明代时重修了城墙,城墙上找不到一个出水口,地面上也没有任何沟渠。但是不管下多大的雨,地面都不会积水,很快就渗透得一干二净。那么团城是怎么排水的呢?



原来,团城上的青砖造型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倒梯形,同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水库一样。下雨天,雨水会通过青砖和缝隙流入地下。若遇到大雨或连续降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北高南低的走势流入石质的水眼中。



团城上有十一个这样的水眼分布在古树周围,并且每个水眼的下部都有一个竖井,竖井与竖井之间有涵洞相连。涵洞高度在80厘米-150厘米之间,同样是用青砖建成的。多余的雨水到了涵洞以后储存起来,形成一条地下“暗河”。



水眼除了有渗水及排水功能外,还可降低树根附近的水位,使土壤中的水分适宜树木生长。同时涵洞与水眼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通风系统,为城内的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透气条件。



这套地下集雨排水系统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近600年了。今天,游人在高高的城墙下漫步而过,也许不会想到,青砖灰瓦的深处,藏着的是古人精巧绝伦的水利设计,其先进程度,让现代人汗颜。
(END)


    关注 地震三点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