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地震是怎样测定的?

 

地震是怎样测定的?要测定地震,今天我们会使用地震仪,用专门的仪器来进行测量。★早在公元132年在我国的东汉年...

地震是怎样测定的?
要测定地震,今天我们会使用地震仪,用专门的仪器来进行测量。
早在公元132年

在我国的东汉年间,张衡就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成为中华民族对全世界的一个贡献,我们很早就通过候风地动仪能够得知在远处发生了大的地震,即便在本地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是要说的是,侯风地动仪只是一个验震器,只能指示我们知道了哪个方位发生了大的地震。侯风地动仪今天已经作为中国地震局的局徽。

到了19世纪

人类开始研发现代的地震仪,地震仪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一些专门的摆式的观测原理,把本地的微小的地面震动进行放大并记录下来。

我国是在1930年由李善邦先生在北京西山鹫峰建立了第一个地震观测台站,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观测台站。在此之前有一些在华的传教士曾建立观测台站。从1930年李善邦先生开始,我们有了自己的地震记录,对地震确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大小开始有了比较准确的记录。

地震

是一个断层的错动所造成的,会向外以地震波的方式来辐射能量。地球分为很多的圈层,地震波每经过一个圈层,就会产生一定的折射、反射,这些记录就会被设置在地表的地震台站所记录到。这些台站根据所记录到的不同的地震波的到达时间的先后,就可以根据时间差来反推出这个地震是从哪里传过来的?这是用地震仪测定地震的基本原理

通常,围绕一个地震,需要有4个以上的地震观测台站,才可以比较好地来确定这个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也就是确定它的基本参数。

今年是河北邢台地震50周年,也是我国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标志性的起点。

在此之前,我们国家只有22个地震台,数量很少。邢台地震后,我们开始建设比较多的地震台站,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

在邢台地震之前这样一个初创的阶段,用少量的地震台站可以利用来记录地震活动的。

二、模拟观测的阶段:

从1966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是处于模拟观测的阶段。

三、数字化观测阶段:

从1990年大约到2007年,开始数字化观测阶段。

四、网络化的数字化观测新的阶段:

到2008年之后,我们进入到网络化的数字化观测新的阶段。

也就是说经历了明显的升级换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地震观测方面所取得的明显进步。

处于模拟观测的时段:

比如,在40年前1976年的唐山7.8级地震发生的时候,当时的地震观测台网还处在模拟观测的时段,由于受到观测仪器记录原理的缺陷,唐山7.8级巨大地震的发生,使得全国大多数的台站已经超出了其记录范围,所以当时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几乎用了二到三个小时才基本确定了这个地震发生的位置和震级。

大家从很多史实资料看到,当时还有从唐山开车跑到北京来报告地震发生的状况,我们才知道地震确切发生在哪等等这样的一些历史故事。

处于数字化观测阶段:

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们有了新的数字化观测台网,当时只用了14分钟的时间,就把地震的位置确定在了汶川。但是限于当时的科学认识,我们一开始只把关注点放在了汶川,也就是这次地震破裂的起始点,对于在北川和青川所造成的破坏,很难有一个非常快速的估计。也就致使最初的救援力量全部集中奔赴汶川这一带,使得抗震救灾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处于网络化的数字化观测新的阶段:

2013年芦山地震时,我们有了计算机自动速报,1分钟内就确定了基本可用的地震信息。通过后面数次地震的考验,从科学认识到我们工作的体制、机制都在不断地完善。今天,一个大的地震发生,我们可以比较快速地给出关于震中烈度的基本分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知道哪里震动得更厉害,哪里的破坏比较强,救援的力量往哪里分布。
地震三点通

微信:dzsdt00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传递科学信息和科学精神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地震三点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