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声:面对大雨,那些年我们的城市建设究竟错过了多少?

 

“城市之海”的彼岸,海绵城市建设实地调研与反馈...



近期从南到北,全国普降大雨,朋友圈被“城市之海”刷屏,汽车被调侃成船,城市积水泛滥。在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河北迁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一群博士生“逆流而行”,前往城市内涝一线考察。在积水深处,他们留下了忙碌奔波的身影,并在一线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城市内涝和“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思考。

无论是二三线小城市,还是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在强降雨面前,都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大家纷纷向“城市看海”现象发问,近年来广受热议的“海绵城市建设”将对我国城市雨洪管理问题作出怎样的改善?

城市内涝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原因却十分复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硬质化不透水路面比例大幅增加,而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严重滞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大多是在建国初期,仅凭经验设计,标准明显偏低。大多数城市的标准仅为应对重现期为0.5—1年的降雨,而发达国家则多为5—10年。不仅设计标准偏低,多年来很多排水管网系统已经存在破损和堵塞,原本设计的排水能力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出现短时强降雨的比例明显增加,使得城市排水系统运行压力显著增大。

在城市内涝问题愈发严重的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实践。通过利用低影响开发措施,配合传统排水系统,使得城市在面对降雨时能够充满“弹性”,实现对雨水的调蓄,避免城市积水过深、时间过长。
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与释放示意图


目前我国第一批16个试点海绵城市已开始建设,然而在本次的这场大雨面前,却发现海绵城市在建设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缺乏降雨监测的数据积累。以河北迁安为例,降雨导致多处积水严重,然而对于历史内涝积水点却没有系统的监测与统计。
7月20日河北省迁安市路面积水
我国对城市雨洪管理问题的关注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有关监测数据更缺乏必要的积累。对内涝积水点的监测采取的仍是非常传统的车巡、人巡方式,即在下雨天,也需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来确定积水点。 清华的博士生们在此次降雨中,便冒雨前往迁安多处积水点,拿自己当“人肉标尺”,识别积水点,测量积水深度。
冒雨现场测量积水深度
近期的系列强降雨,不仅影响了市政交通,更威胁到了城市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不少人都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够通过“海绵化”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

然而,愿望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切实做好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一系列数据的支持。除了每场降雨的分钟降雨量,更需要管网节点的液位及流量监测数据,才能在充分掌握城市排水规律、内涝情况的前提下,针对问题,做出切实的改造,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

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强降雨,在感叹于朋友圈“城市看海”的现象时,我们更应该反思那些年我们的城市建设究竟错过了多少?没有系统的监测数据,就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设计恰当的海绵化改造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更需要重视相关的监测问题,建立并完善在线监测,实时掌握排水管网各节点的液位及流量数据。这不仅是为海绵城市建设积累数据,更是确保城市水安全,在降雨过程中实时预警,识别积水路段及积水深度,尽可能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排水管网各节点的液位及流量


“海绵城市建设”必将对我国城市内涝情况作出很大改善,如此强降雨对城市的影响也应当得到有效控制,但仰望星空之后,却仍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那些年我们仅关注了城市地表建设,错过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关注,错过了对排水管网的系统监测。如今,则必须建立起全面的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结合“互联网+”的应用,将城市排水监测情况“智慧化”,以真实数据为基础,进一步落实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清华博士声”欢迎广大硕士生、博士生投稿。

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对生活、科研、社会的所思所想所感。

投稿邮箱:ytsjfwt@mail.tsinghua.edu.cn,来稿注明姓名、学号。




THU博士声

科技服务社会

知识回报人民


    关注 THU博士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