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之上 - 厨用小家电若干设计新思路 Design Element

 

除工业设计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讨论厨用小家电的未来?...

↑↑点击上方

陈丰Element

订阅,洞见未来↑↑
前言

“正如制造业是 20 世纪企业竞争的关键领域一样,产品设计、研发将是 20 世纪 90 年代乃至 21 世纪企业竞争的主战场。

——McGrath公司创始人Michael·E·McGrath



改革开放以降,我国包括厨用小家电在内的制造业迅猛发展,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日趋完善,让中国短期内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



而正所谓盛极而衰,广东顺德、浙江宁波、山东青岛号称小家电制造业三大重镇,却在2011年遭遇衰退潮,大量中低端企业遭到淘汰。原因之一是:在设计和研发上,企业的相关部门始终被“投资少见效快”和“撒大网捞鱼”的资本思维所压制。对独立设计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多数产品的生产存在仿制和抄袭问题,也使得企业在面临变局时缺乏求新手段,转型艰难被动。



个缺乏研发而过于关注市场规模的企业,就如一辆拆掉油门飞速疾驰的跑车,速度虽快却无力主导自身未来走向。本文不打算讨论具体的ID设计、工业细节,而将从功能设计,品牌认知等角度出发,试图为厨用家电的研发总结一二灵感。一家之言,聊为抛砖。
思路一:系列化设计
当今,许多的家电企业,其设计都缺少统一的设计特征(Design Identity)。不少企业设计部门的相对弱势,导致了业务的大量外包,无力规划高辨识度的产品形象。此外,单品为主的小家电,并不构成产品体系,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优势。应基于生活场景,将部分小家电外观系列化,例如:选择豆浆机和面包机进行外观系列化,呼应用户的早餐场景,可有效提升其购买欲。这一思路从商业和认知角度出发,不需太多的技术需求,却对企业的设计执行力及组织再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思路二:功能整合化
可以将不同功能产品的配件进行通用化,模块化设计,使得同一产品可以整合多项功能,满足不同需求。例如,可贯彻“标准化”的思路,让不同小家电适配于同一部件。这样的思路可以为企业压缩漫长的产品线,减小品种规格、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又可使产品快速更新换代。企业得以专注于产品系统及标准化的制定,并得益于成本的降低,而非将有限的精力分散于多个孤立的单个产品。























思路三:低强度处理
在厨用家电领域,传统产品多以煮沸煮开为目的,已不能适应当今追求健康的饮食价值观。近年来日益降低的技术成本,包括精确温控技术,以及温度范围更灵活的高级加热材料,使更多的新需求得以实现。大量工作温度相对较低(40°-80°)的“低强度”厨用家电问世,包括酸奶机,豆芽培养机,酵素机,面包机,低温烹饪机等。



















思路四:食材常备化
在产品上增加食材的存储空间,多见于咖啡机的设计上。同理,电饭煲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小家电,同样可设计相应的存储空间,供用户存储食材或自动添加相应调料。甚至可和家居环境整合,如嵌入柜台,墙壁等,将产品永久化,常备化。然而,这一思路仅仅在食材保鲜和环境整合上完成技术准备,就需要大量的成本,最终实施需等待成本下降。








The End

Thanks :)


陈丰

设计 | 经济 | 技术 | 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

订阅消息


    关注 陈丰Elemen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