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因宇我】梁思成林徽因艰辛的古建考察之路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的面“林徽因为有你”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小伙伴长按关注林徽因...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的面“林徽因为有你”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小伙伴长按关注林徽因唯一公众平台



先来一张考察古建时最经典的照片:


我们见过林徽因在营造学社工作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穿着旗袍的,这些看起来很不协调的照片,按现代的话说好像是作秀。这身着装干起活来实在不方便而且危险,但没办法,那时候有身份的女士不时兴穿长裤子,它是第一个上房测量古建筑女建筑师的真实写照,说明她从事的是当时一般女子的不可想象、难以承担的工作。另一些是站在大殿屋顶上的。当时的古建筑维修架子可不像现在这样安全稳固,又是杉木绑扎的,按男工活动的尺度,两臂张开挺长,一步迈出老远,琉璃瓦又光又滑,能爬上去站在35米多高40多度的坡顶上不那么容易。她自己也说过,上世纪30年代修葺天坛时,她是唯一登上宝顶的女建筑师,有一幅身穿骑马褂的照片也许更能表现她的性格。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交通和住宿条件和现在相比完全不可想象,那时的环境和考察古建时的艰辛,萧乾曾有生动的描述:

我不懂建筑学,但我隐约觉得徽因更大的贡献,也许是在这一方面,而且她是位真正的无名英雄!试想以她那样老早就被医生宣布患有绝症的瘦弱女子,却不顾自己的健康状况,陪伴思成在当时极为落后的穷乡僻壤四处奔走,坐骡车,住鸡毛小店,根据地方县志的记载去寻访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荒寺古庙。一个患有残疾,一个身染重痼,这对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夫妇就在那些年久失修、罩满积年尘埃的庙宇里,爬上爬下(梁柱多已腐朽,到处飞着蝙蝠)去丈量、测绘、探索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费慰梅在她的《梁思成小传》中曾引用梁思成于1941年所写而从未发表过的“小结”说:截至1941年,梁思成所主持的营造学社已经踏访了十五个省份里的两百个县,实地精细地研究了两千座古建筑,其中很大一部分徽因大概都参加了的。

1932年春调查蓟县独乐寺

1932年春,梁思成首次赴蓟县调查独乐寺,当时莫宗江、陈明达尚未到学社,学社还没有一个象样的测绘队伍。梁只好请他在南开大学学习的弟弟一梁思达同行。60年后梁思达仍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次调查:
"二哥去蓟县测绘独乐寺时,我参加了。记得是在1932年南大放舂假期间,二哥问我愿不愿一起去蓟县走一趟,我非常高兴地随他一起去了。……
从北京出发的那天,天还没亮,大家都来到东直门外长途汽车站,挤上了已塞得很满的车厢,车顶上捆扎着不少行李物件。那时的道路大都是铺垫着碎石子的土公路,缺少象样的桥梁,当穿过遍布鹅卵石和细沙的旱河时,行车艰难,乘客还得下车步行一段,遇
到泥泞的地方,还得大家下来推车。到达蓟县,已是黄昏时节了。就这样一批"土地爷"下车了,还得先互相抽打一顿,拍去身上浮土, 才能进屋。一家地处独乐寺对门的小店,就成了我们的'驻地,。
我这'外行',只参加了一小部分工作。主要和一位姓邵的先生(即邵力工),一起丈量独乐寺的山门。我爬上山门当中的门头去量尺寸,邵先生在下面把我报的数字记录下来,每个斗拱的尺寸,都必须量准记清,学社的人当然任务更重更忙。那次我渡过了
一个繁忙、紧张、又愉快的'春假,。二哥和学社的工作人员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注重科学的工作精神与作风,绐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梁思成日记:
这是一次难忘的考察,是我第一次离开主要交通干线的旅行。那辆在美国大概早就被当成废铁卖掉了的老破车,还在北京和那座小城之间——或不如说无定时地——行驶。除了北京城东门几英里,我们来到箭竿河。旱季,它的主流只剩下不到三十英尺宽,但两岸之间的细纱河床却足有一英里半宽。借助渡船度过河水后,那辆公共汽车在松软的沙土中寸步难移,我们这些乘客得帮忙把这老古董一直推过整个河床,而引擎就冲着我们的眼鼻轰鸣。在别的难走的地方,我们还得多次下车。为了这五十英里的路程,我们花了三个多小时,但这使人感到兴奋和有趣。当时我还不知道,在此后的几年中我会对这样的旅行习以为常,而好不以为怪了。

(下期继续)

本平台所有图文不得私自转载,但不吝分享至朋友圈或发给你的知己



晓宇说:

如何关注【林徽因为有你】微信公众号:

方法一:点击文章右上方的

分享图标→查看官方帐号→关注

方法二:添加朋友→搜号→LHY1955(按住微信号可直接复制)→查找→→关注

方法三: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微信号→输入:LHY1955→关注

只等喜欢徽因的你


    关注 林徽因为有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