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回忆(39)  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创造的价值

 

1994年11月11日至14日,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在济南召开了小麦生产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小麦技...



1994年11月11日至14日,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在济南召开了小麦生产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全体成员,省农业厅、省科委、省计委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农业部农业司也派员参会。会议回顾了“八五”山东小麦生产情况,讨论了“九五”小麦发展目标和措施。会议最终向省政府建议:在“九五”期间为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安排“山东省四种类型麦田大面积良种良法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课题,为全省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打好技术基础,并拨给顾问团一定活动经费,以便及时组织考察活动,指导小麦生产。

“八五”期间,山东省小麦面积达到7000万亩左右,实收面积达到6000多万亩,产量连年提高,1993、1994连续两年总产突破200亿公斤,连续三年总产跃居全国第一位,使全省人均占有小麦达到235公斤。1994年全省有16个县市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其中有三个县亩产超过450公斤,还涌现出一批亩产超500公斤的乡镇和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的地块。成就来自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小麦生产的重视,但成立了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也是山东省抓农业的一种创新。通过农科教三结合,顾问团从小麦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到综合配套技术以及麦棉、麦玉、麦油、麦菜、麦瓜等间套复种方面进行了大面积的高产开发,形成了四大高产模式。

一、大面积推广麦棉、麦油、麦芽、麦瓜等间、套作技术,确保了小麦种植面积。在全省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小麦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由常年的5300万亩发展到6000万亩以上,复种指数提高到170%。

二、大力推广了高产优质小麦良种。“八五”期间主要推广了鲁麦14、鲁麦15、鲁麦17、烟农15等高产品种,使全省良种覆盖达到95%以上。PH82-2-2等优质小麦品种面积扩大,旱地小麦品种更新换代。

三、完善推广了小麦综合高产配套技术。“八五”期间,通过试验研究和总结群众生产经验,形成了精播半精播、旱作和稻茬麦、晚茬麦、独秆麦等具有山东特色的小麦栽培技术体系,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用。

四、全面推广了科学施肥技术。在增施有机肥和推广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强调了化肥的配合施用,保证氮磷肥的供应,推广钾肥施用,并配施锌硼等微肥,同时改进了施肥方法,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九五”期间,山东人口预计达到9200万,小麦总产必须达到225亿公斤。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提出的对策是:一、继续扩大间套模式,使复种指数再提高5%。小麦实收面积达到6500万亩左右。二、增加投入,不断增加地力,提高机械耕作水平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能力。三、全省形成纵横相连的农业推广网络。四是进一步普及行之有效的常规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改善品质。五是把小麦生产各项指标分解到县、乡(镇),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对小麦生产先进单位进行表彰。最后就是建议省政府继续安排“山东省四种类型麦田大面积良种良法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课题。

“四种类型”是指中高产麦田、中低产麦田、旱地麦田、间套作及晚播麦田。该课题由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承担,由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莱阳农学院、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组织山东省有关地区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单位协作完成。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科委、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山东省一直进行该组织形式的小麦开发研究,其研究成果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对山东省的小麦生产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基本经验一是技术先进,二是部门协作。虽然四个专题五年只需经费120万,但总增产20亿斤。这就是山东省重农的高明之处,这就是“项目”机制的创新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总负责人,当时的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他是这个项目的灵魂人物,他把毕生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个课题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他是推动我国粮食增产的时代楷模。

鲁威(微信号:小农威信)


    关注 小农威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