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回忆(37) 我国到底进口的是什么小麦?

 

随着我国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以及面粉的进口也在增长。这是为什么?我国到底缺的是什么小麦?1993年,在优...



随着我国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以及面粉的进口也在增长。这是为什么?我国到底缺的是什么小麦?1993年,在优质小麦生产开发掀起高潮的时候,这个问题使农业部门很困惑,亟待确定发展方针。

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业适应市场需求,许多厂家引进了面包、通心粉生产线,但是不久,全国引进的十多条通心粉生产线苦于没有硬粒小麦供应不得不停产或改产。改革开放十年,硬粒小麦及其颗粒粉从不进口到1992年进口381多万吨,其中仅从澳大利亚就进口硬粒小麦及其制粉9188多万公斤。农业部农业司对京津两市的调查发现,当时通心粉在国内的主要消费市场是涉外的商店、宾馆、饭店。北京友谊商店的超级市场年销量约1.5〜2万公斤,北京建国门饭店、丽都饭店等年销量2000〜2500公斤,天津敖奇快餐部年销量约达到2500公斤。这些商品主要以意大利进口产品为主,生制品每公斤为8〜12元,熟制品(加配菜)为每100克6元左右。少量国产通心面已开始打入这些部门,但销量甚少。绝大部分国产通心面是在一些超级市场与普通消费者见面,售价约为每公斤3.5元左右。

什么是硬粒小麦?硬粒小麦是一种高蛋白颗粒粉通心粉食品原料,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当时世界硬粒小麦的种植面积约4.1亿亩,占世界小麦播种面积10%以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苏联约一亿亩,其次是印度4000多万亩,三是加拿大 2640万亩,四是意大利是2500万亩,五是美国2200万亩。此外,中东、北非和南欧也有部分种植。我国硬粒小麦历史上曾有零星种植,但多是高秆晚熟品种,产量不高,所以播种面积一直甚少。1974年我国开始引种,并于1978年正式列题,1986年作为国家攻关重点研究项目,基本弄清了硬粒小麦在我国的产量适应性和适种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到1986年,我国硬粒小麦种植面积大约达到9万亩(总产约为180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新疆,其他如云南、四川、甘肃、宁夏、河南、青海、内蒙、陕西、天津等地也有种植。

由于硬粒小麦加工利用起步晚,虽然引进了十多条通心粉生产线,但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当时,全国四五千家制粉厂中没有一家能专门磨制硬粒小麦颗粒粉的企业。对于农民来说,硬粒小麦产量低于普通小麦,粮食收储部门不收购或收购标准和价格不合理。据反映,硬粒小麦收购价格只相当于普通小麦的二等三等价格水平。这种优质不优价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而收购价格低的原因,是粮食收储部门不负责与面粉加工企业对接,自己又没有加工能力,硬粒小麦只能与普通小麦混合收储,企业加工出来的面粉色泽还不如普通小麦,所以只能低价收购。如此一来,新疆1980年种植硬粒小麦还有25万亩,到1984年就降到17万亩,1986年又降到8万亩,1993年,仅剩2万多亩。

那么,硬粒小麦在我国是否应该发展呢?农商两口的专家们对开发硬粒小麦生产通心粉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通过与普通小麦加工后的产品升值对比,通过与普通小麦加工颗粒粉的经济效益对比,以及从蛋白质的产出量的对比,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以京、津、沪、穗和深圳五大城市为例,以一个城市平均10处大宾馆和友谊商店(这是极保守的估计,北京当时星级饭店已超过180家),以每处年销售3000公斤,以每公斤1美元计算,全年为购买进口通心面最少也需要外汇15万美元。而实际上,1985年至1987年,海关统计进口通心面制品平均每年50万美元以上。如果对国内的硬粒小麦加以适当发展,用国内生产的优质硬粒小麦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因此,在我国开发硬粒小麦是有价值的。

到如今,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用硬粒小麦制成的通心粉类食品。而我们发展硬粒小麦的品种、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条件基本具备。是什么让我们无能为力?是不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所有的品种都是一样的收购价格,就没有人种植产量低的品种;所有的区域都以产量高低论英雄,就没有地区为产量低的品种买单。最终就是“供给侧”出问题。现在中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调整,这对于小麦人来说,不需要再等待了,只需要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鲁威(微信号:小农威信)


    关注 小农威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