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回忆(41)  小麦精量栽培技术走上前台

 

1992年4月,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省作物学会四家联合召开了“全...



1992年4月,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省作物学会四家联合召开了“全国小麦高产技术研讨会”。会议主要研讨了“八五”期间促进我国小麦生产上台阶的重点技术,确定到2000年小麦发展战略。会议提出,要实现我国小麦在“八五”乃至200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唯一的出路是必须加快育种、栽培等科研成果的大面积应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地挖掘小麦的单产潜力。

建国40多年,我国小麦生产实现大幅度增产,这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东北大面积开荒发展春小麦,长城内外以杂粮为主的地区也种上了麦子,只种青稞、豌豆的西藏高原也成为冬、春小麦种植新区;此间,小麦亩产实现200斤用了25年,实现400斤用了12年,4年后达到了430斤。小麦总产增长中,扩大面积的贡献占1/3,单产提高的贡献占2/3。可见,小麦单产提高主要来自于小麦育种和栽培技术发展的贡献。

我国小麦育种成就斐然。在国家财政项目的支持下,矮化育种、株型育种使小麦品质的收获指数由50年代的35%提高到80年代的45%—50%;育种中产量因素的改进使小麦千粒重由30克提高到40克。抗病育种、品种育种,常规育种中的阶梯育种、循环杂交及复合杂交方法,缩短育种进程的温室和异地加代、花培技术、诱变育种、远缘杂交等先进技术大量运用于育种实践。

与育种成就相比,小麦栽培技术的突破则难得多。世界小麦主产国的经验表明,提高小麦单产的基本途径一是更新品种,二是合理施肥,三是提高栽培技术,四是合理轮作,缺一不可。但在我国,这四项往往不是均衡发展的。虽然由于小麦模式化栽培、精播高产栽培、稻茬麦机条播少免播综合栽培、旱地节水栽培、叶龄促控、生长调节剂运用等等技术的开发推广,使我国“七五”期间小麦单产水平获得提升,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甘肃、湖北等七省市约有3400多万亩小麦亩产达到700斤以上,占七省市小麦面积的12%以上。但是,由于栽培技术推广缓慢,小麦产量年度间波动、地区间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重。而栽培技术面临的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技术研究项目难以获得国家财政支持,新技术的推广没有稳定的渠道。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似乎成了科学家们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想办法找门路。

在1994年1月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农业司司长崔世安提出了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几项措施,其中一条就是要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上有新突破。包括提高产出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在提高种子效益方面提出了“大力推广各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节约用种量。”这表明,余松烈在山东推广多年并取得显著增产实效的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正式向全国推开。

“大力推广各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如果不伴随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没有抓手,新技术难以下地。果然,1994年12月,河南的小麦就出了问题。从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刘应祥给农业部农业司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问题主要就出在播量上。1994年河南秋播小麦面积7300余万亩,由于播种期间普降透雨,出苗后气温偏高,阴雨寡照,致使2000万亩麦田因播量大、播期早出现当地罕见的群体大、长势旺的问题。不少地方亩播量仍然在10—12公斤,有的甚至达到20公斤,加上上年留的麦种千粒重低,使基本苗大大高于往年。农户深知这种现象将导致的减产危害,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因土壤湿度大无法下地而难以落实,便纷纷采取揪叶、镰割、铲子铲、牲畜啃等不科学的措施加以控制。雪上加霜的是,地湿导致中耕面积少,全省麦田草害普遍较重。

河南小麦旺长引起农业部极大关注。1994年12月,农业部部长刘江到河南提出小麦控旺问题。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春节过后省政府就召开了全省电话会,派出了17个技术指导小组赴各地市检查指导春季田间管理,省农业厅分南北两片召开了麦田管理现场会,三四两个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成6个组分赴各地检查旱情,五月,省长又主持召开了专家座谈会。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促进了苗情的升级转化,但依然有部分地区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据省统计局对42个国家定点调查县调查并经省政府认可,全省夏粮播种面积7332.42万亩,单产242.32公斤,比上年减少5.64公斤,总产为177.68亿公斤,比上年减产2.5%。

1995年,农业部农业司“四下河南”,寻找稳产高产之路。

鲁威(微信号:小农威信)


    关注 小农威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