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老底子”】广陈地名故事(四)——陆家宅基的由来

 

那些地方留印着千年历史那些地方流淌着岁月沧桑那些地方饱含着邻里乡情他们叫——陆家宅基的由来广陈镇高新村...



那些地方 留印着千年历史
那些地方 流淌着岁月沧桑
那些地方 饱含着邻里乡情
他们叫——陆家宅基的由来


广陈镇高新村的陆家宅基,距广陈集镇约1.5公里。由于陆家宅基曾经在晚清光绪年间出过一个武进士陆毛四,名声远播。关于陆家从何处迁来。历来是陆氏后人关心的焦点。其中有一种说法已经传了上百年。据说金山吕巷吴泾陆家浜是陆氏家庭聚居地,人丁兴旺,在当地是妇幼皆知的名门望族。有一句俗语“吴泾陆家浜。造房子像搭坑棚”。到了明末清初,陆氏一门在吴泾陆家浜已出现饱和状态,急需向外开拓发展,经族中长辈和有识之士再三商议,规定凡是有三个儿子的家庭。必须有一个儿子向附近的地方谋生发展。族里给每户拨给足够的安置费。以二、三户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族,宗祠仍在吴泾陆家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深秋一个朝雾茫茫的早晨,在南泖塘支流红庙港内,突然出现三条非常大的趟板船。船内坐着一位头发花白,雍容华贵的老太太。她们从吴泾陆家浜起程,趁涨潮向南泾丘里庙、横码头、月湾渡、俞塘桥,来到南泖塘,驶入红庙港,最后停泊于浜底,亦就是后来的陆家浜。在清末时期,南泖塘一带由钱海湾刚刚形成陆地,河湖港汊众多,人烟稀少。精明能干的老太太带领一个儿子,两个本家的侄子以及家属孩子、丫环、佣人二十余人在此购田置地、搭建茅舍,定居下来。种地养蚕,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作,到清中期,陆家在陆家浜建造五间开三埭头青砖瓦房三幢,附属房二十余间。在当地已成富裕小康家庭。但是,好景不长,这三幢瓦房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陆家后人一部分在原来的废墟上重建家园,继续务农,一部分在广陈经商,在广陈有“陆半街”之称。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来的三个五开间的阶沿石仍在。目前,陆家浜里一根柏树船舫桩仍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说,解放前,有个土财主出高价收购这根柏树桩,陆家开出的价为一斤黄金一斤树,吓得这个土财主再也不敢来收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凡是水路路过吴泾陆家浜,说是陆家老祖宗在此,陆家人都要向北拜揖。



    关注 水墨广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