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你配不上解缙  ||人物解读

 

解缙是明朝最著名的才子,就算把明朝所有的才子拉出来排个名次,他都能挤进前三甲!但是,为什么这么有才的人,最后却落个饥寒交迫,不得善终的下场呢?宫主,来给你说说。
解缙自小就极其聪明,有“神童”之称。1388年,年仅19岁的他便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称为“一门三进士”, 名震京城,轰动一时。

太祖朱元璋深爱解缙的才华,命其常侍御前,并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年青气盛的解缙立即上《万言书》和《太平十策》,主张应当简明律法、赏褒善政,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

但是解缙恃才而傲、仗义执言、不懂官场潜规则的他很快得罪了朝中的达官贵人。朱元璋也认为他锋芒太露,1391年令解缙回归江西吉水老家8年。这期间他修身养性,闭门著述,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著作颇丰。
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缙受人推荐升任翰林侍读。不久又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兼内阁首辅。朱棣常常对身边的人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朱棣之语足见他对解缙的宠信。这段时间,解缙人生仕途达到了顶峰。期间,解缙主持撰修了被后世誉为编纂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论才学而言,解缙在寂寞的,因为在当时他实在是寻不见对手!

然而,人无完人,解缙是有缺点的。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自我,也太单纯。解缙虽官居高位,才华盖世,但在官场上却率性而为,随性而言,书生气十足。如果他能激流勇退,回到老家专心致志地著书立学,他的人生说不定能真正的光彩夺目。一句话,他这种人不适合官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种自命不凡、口无遮拦的行为很快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朱棣非常青睐英武善战、性格秉性与自己相符的次子朱高煦,而对性格懦弱,体格肥胖的长子朱高炽不感兴趣。历朝以来,评议皇家立储之事历来就为臣者大忌,但性格耿直的解缙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犹豫不决。解缙为说服朱棣,又说了一句话:“好圣孙(朱瞻基)!”原来朱棣对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非常喜爱,视为掌上明珠,数次出征都带着他。

在解缙的积极建议下,最后朱棣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立储之事招致了朱高煦的忌恨,他多次构陷解缙,久而久之朱棣信以为真,逐渐对解缙失去信任。官位也随之一贬再贬,最后竟改贬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
1410年,解缙入京向朱棣奏事,正遇朱棣北征近一年未归。这个时候,他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私自去觐谒太子朱高炽,然后大摇大摆而返。于是朱高煦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

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向朱棣献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名问:“缙犹在耶?”。偏偏不巧的是,解缙曾多次弹劾过纪纲。心怀忌恨的纪纲当晚便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将其冻死。解缙死时,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




写到这,宫主的心有一点点痛。宫主痛心不是因为解缙是才子,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得到善终;宫主痛心是因为一个单纯的好人不应该被安在庙堂之上。官场如战场,善良正直的人通常下场都很惨,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解缙在宫主心中永远都是一位了不起的才子!


    关注 野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