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丨从太监到英雄,郑和凭的是什么?

 









点击关注国学共读

开启文化生活新方式

100万文化爱好者关注

 关注
作者 |邓页页   ·  主播 |阿成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共读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本书共分为二十五章,我们每天一起共读二至三章,今天我们共读第172页至第187页,本书拆解的第六个主题点:从太监到英雄,郑和凭的是什么

什么是英雄?有网友说:“英是才智,雄是胆识。”对此观点,我颇为赞同,因为一个人少了“英”,只是一介武夫,而少了“雄”则只是一介文弱书生。

在丝绸之路上,一个人物不能忽略,他就是郑和,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中,称郑和为“最为著名的航海家”,因为郑和穿越印度洋远至非洲,给非洲人民带去的是和平和友谊,与航海家哥伦布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的杀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68年,朱元璋灭了成吉思汗的子孙建立起来的元朝,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在1381年的时候,明军平定云南,当时身为云南人的马三保(郑和以前的名字)只有10岁,被明军俘虏,离开家乡随部队远征。

在明初有阉割幼童俘虏的习惯,马三保10岁时被阉,可以想象他当时痛苦,因为无数的梦想随着阉割随风而去。

马三保少年时在明军中服役,随明军南征北战,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逐渐长大。
后来四皇子朱棣一眼看中精明干练的马三保,把他招为自己的贴身侍卫,他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参加了“靖难之役”,他出生入死,经历过数次重大战役,得到朱棣的赏识,所以当朱棣当了皇帝后,赐他“郑”姓,他改名为郑和。

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并且实战经验丰富,朱棣授予了他“钦差总兵太监”的军衔,郑和指挥着两万多名官兵。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下西洋的几次军事战役中也得到了体现。
郑和的一生,被世人称颂的伟大业绩,是七次下西洋。西洋,就是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西段,从马来半岛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运至印度和非洲东部,一概称之为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1405年7月,他奉命出使南洋群岛和印度一带,当时率领了62艘船队,跟随人员27800人,船上装有大量黄金和布匹及其它货物,从南京到福建,再从五虎门出海。

他经过了占城、爪哇、苏门答腊、南巫里,到达古里(今日印度西部)后返航,此次航行历时两年时间,于1407年秋天回国,他带回了许多国家的使者,打通了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通道。

朱棣对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因此,在郑和回国后仅短短十几天,朱棣派郑和二次下西洋,船队多达249艘,场面宏大。

郑和此次到访了几个地方后,并专程到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对锡兰的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纪念。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被发现,现在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中斯两国友好史上的珍贵文物。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用时两年,从锡兰返航,带回了各国为了与中国交好而贡献的奇珍异宝。
郑和又先后几次奉命下西洋,他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经60岁了,当时朱棣皇帝已死,仁宗继位不到一年也死了。宣宗继位后,海外来朝圣者日渐稀少,宣宗为重振国威,与西洋各国通好,他决定派郑和再次下西洋。

144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长期的航海生活已经燃尽了他的生命,在归途中,他一病不起,当船只到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终点古里时,郑和去世,享年62岁。

古里成为郑和最后到达的地方,似乎是一种天意,他20年前,第一次到达古里时,曾留下了“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豪言壮语,20年后,他在这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进行海外的贸易,也把中国的先进文化向世界传播。当时一些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及国家,如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郑和向他们传播:中华礼仪、儒家思想、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医术及航海造船技术等等,使他们了解了中国,并非常向往中华文明。

郑和下西洋第一大成就,是彰显了国家的实力。

600多年前,郑和带领200多搜船,航行在世界海域,造访各国。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李约翰博士估计,1420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欧洲船只的总和。

今天的西方专家也承认,当时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世界各国都是无法比拟的。

郑和下西洋第二大成就,是促进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1405年后的28年里,郑和七次奉命率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

郑和下西洋第三大成就,是促进了海外贸易。

当时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朱棣推动下西洋,扩大海外贸易。有学者估计,下西洋贸易开放政策,为明朝政府带来的利益,至少有黄金二三十万两,白银千万两,是宋元时期丝绸之路上收入的十几倍。

郑和还有一大功绩,他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了87年,他在世界航海史上,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直达航线。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并规定全国所有的船舶鸣笛挂彩旗,这是为了纪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日期:1405年7月11日。

600年后的这一天,中国人民共和国“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领导及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还有驻华使节参加。

如此大规模的纪念一个人,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郑和年幼被俘虏,10岁被阉割,小小年纪跟随军队南征北战,他历尽坎坷,九死一生,实现了被载入史册的伟大壮举。

他的才能,在他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与才干。

郑和谱写了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



#今日推荐#注后回复“历史

免费领取《一个月通读中国古代史》

每天十分钟趣味解读中国帝制历史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领取






国学共读 | 《丝绸之路》:打开一扇审视历史的新窗口
国学共读 | 张骞,中国人不能忘记的一个名字
国学共读 | 痛苦,源于修行不够
国学共读 | 奴隶,一个用血泪凝结的名字
国学共读 |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不只是彪悍
国学共读丨瘟疫,有一个代名词叫惊悚

本期编辑丨鲸鱼

作者丨邓页页,有书智库签约作者,一位传播职场干货与熬制心灵鸡汤的职场培训师。

主播丨阿成,长岛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微信号:fac792。新浪微博@阿成Alan




    关注 有书国学共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