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晚宴菜单火了~但贵阳1942年的这两张宴席菜单才让我目瞪口呆……

 

真的不敢相信……...





这两天火爆朋友圈的,除了老谋子的文艺演出,还有两张晚宴菜单。不过,今天新妹重点要展示的,是两张贵阳1942年的菜单,看完简直跪服……

G20峰会晚宴菜单
暗藏“小心机”
G20晚宴菜单



B20晚宴菜单



两份菜单通过美食来表达中国与各国友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见识到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两张1942年的贵阳菜单
惊呆吃瓜群众
宴席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好吃的贵阳人也深谙宴请之道,从下面这两张年代感十足的席单(菜单),就可以读出老贵阳人的一些故事。



这是1942年3月贵阳文通书局出版的《贵阳市指南》中列出的两张席单。一张喜事席单,一张丧事席单。书中原话说:“以上所举二例,为黔人最通用席单。”
1942年的中国还处于未解放时期,这两份贵州人最通用的丧事、喜事席单,罗列的菜品也未免太丰富了吧?

当时的贵阳人办席一般都是走高端路线,不是鸡鸭鱼肉,就是生猛海鲜。恐怕当时全国都没有几家能把这些东西拿来天天吃,顿顿吃。怪不得别人都说贵阳人爱面子。
席单背后的贵阳味道


席单上另外一个让人意外的地方在于颠覆了贵阳人嗜辣的印象。

在喜事席单里,只有宫保鸡、炒鸡丁、辣子酱三道菜有辣椒。就连酸辣海参的辣味,也指的是胡椒而并非辣椒。而丧事席单里同样是三道,宫保鸡、魔芋锅巴炒肉丝和辣子酱需要辣味,其余都是以蒸煮的清淡口味为主。

那么,现在的贵阳人为什么会无辣不欢呢?



《黔味说略》上讲,当年贵阳街头最流行的大众小吃既不是现在的花溪牛肉粉,也不是红油肠旺面,而是以鲜香闻名的炖鸡粉。如果你看见有人往粉里加辣椒,那么大致可以猜测他不是本地人,因为老贵阳人都知道,加了辣椒,鸡汤鲜味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从一开始贵阳人是以鲜味为珍,因此在隆重的宴席上,才会有那么多鲜香的食材。但带鲜味的东西往往价值不菲,平常人家不是天天吃得起。当时贵阳人最喜好的一道菜,是用新鲜水豆腐煮豆芽,如果单吃味道寡淡,但是如果配上辣椒蘸水,就显得有味道多了。



两张席单里都有的菜,一是宫保鸡,二是辣子酱。并没有现在的贵阳酒席标配辣子鸡。说明当时宫爆鸡丁才是贵阳菜的代表。另一道菜辣子酱今天的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历史上却是贵阳传统菜肴,是用花生米、大头菜丁和豆腐丁炒在一起,可以长期存放,是佐酒的常备。



同样是办席,当时的贵阳人对于怎么办这个问题还是颇有讲究。比如喜事和丧事的菜品就有很大的区别。依据席单来看,若是喜事则菜品丰富多样,餐前小零食都是四种,像花生米、松花豆等,都是带有美好的寓意的食材,并不是胡乱的拼凑而成。

相反的丧事席单则要简单得多,不光是“八窝碗”减为“六窝碗”这种数量变化,连菜品都更加偏向于家常菜,不像喜事席上的菜品有那么多道道。



怎么样,有没有被贵阳1942年的这两张席单以及背后的故事吸引到?(有?那就请君分享下呗!)
来源:微博@中国之声、百度百科



    关注 贵州新目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