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 散记 甲篇

 

姑苏&江宁游行散记拙政园|归园田居|壹...





拙政园 | 归园田居 | 壹

乙未七月,经历一天的颠簸后,终于抵达了神往多年的姑苏。苏州城空气的潮湿,对于我这样的北方人来说,在下火车的瞬间就感觉到了。

果然,这里一派是粉墙黛瓦的气息,连火车站的外部造型也是依据这种意象几何化后做出的产物。吴侬软语确实不是我这种燕人能听懂的,公车的报站是两种语言,一个是普通话,一个是苏州话。虽然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学习听评弹和昆曲,却也是完全不着边际。公车的站台也是仿园林的亭台之意,美人靠和花棂的装饰,使我不到半个时辰就彻底的体会到了江南的绵软。

选住的旅馆在旧学前街,离拙政园仅有四条街巷的距离,颇为方便。店主是苏州本地人,退休前是唱评弹的,老人家讲得一口苏普,真是颇为难懂。旅店稍有简陋,一进房间便能察觉出一股算不上霉的湿气。放下行李刚刚七点,稍作休憩便出发去参观。虽然和商业喧嚣的观前街只有几步之遥,却显得生活气十足。街巷两旁蔽日遮天的嘉树,小雨染湿的马路上投有晨曦留下的光斑,行人稀疏,鸟鸣蝉喧,颇有安逸舒缓的小镇意象。街头的店铺外买烧麦的人排了长队,队里的老人们用吴语扯着闲话,悠闲祥和。过了桥,来到临顿路,沿着绕城的河水一路北行至拙政园。



拙政园坐落于街巷深处,娇羞秀气,而抛头露面的则是贝礼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的正门关闭,只能从东侧门进。东门小巧,上有一额匾撰有烫金的隶书写就的“拙政园”三字。进的园来,首先入眼的是一座院落,周载柏荷等绿植,北墙开一月洞门,上写“通幽”两字。穿过此门方算进到拙政园。这座庭院修缮精致,植竹攀藤,鹅石铺地。北有堂,东西立厢,正堂南侧以太湖石掇砌一台秀山,小有灵气。向北观瞧,这第一座厅堂名为兰雪。人言此名化取于李白的诗句。虽然此厅非东园的重心之所在,但却在堂内置有一块文徵明所画拙政园全景的漆雕。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向往许久的江南风韵的格子门,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三边形和四边形的花棂拼凑连接,在外面的葱翠的林色映衬下格外优雅静谧。

走出兰雪堂,视线顿时开朗。向北抬眼见一石峰,其形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岿然独立,如祥云升腾,故起名缀云。沿矶砾铺就小路西行,可见到刚经过的外墙内侧已被环绕的绿水霉化了片片,但却如烘云托月般衬托出这粉墙上精致秀气的漏窗,每一个纹饰都不尽相同,令人叹服于其匠心具细?。绿水和外墙相拥着一个从墙中衍生出来壁亭,其名涵青。三开的面积即可休憩,也可玩耍。依照我浅薄的理解,屋脊出戗应该算是嫰戗吧。



沿着粉墙西行几步,有一曲折的围墙。其中豁然一个月亮门,走进其中为一座歇山顶的厅堂,号玉兰堂。粉墙围合,天竺掩映,兰桂环绕,青苔缀墙,从漏窗中洒出浓浓的江南韵味,甚是美好。从幽庭中出来北行,曲折的围墙也逐渐清晰,是一条蜿蜒的长廊,用来划分东园与中园。随着长廊可将人流引入中园。长廊中有一半亭倚墙而筑,三面临空,翼角灵动,颇为气势,穿过此亭便可以抵达中部的听雨轩。沿石路缓行,得一小丘,丛树掩映下还可隐约见有飞翼。原来其上立有一亭供游人歇脚凭眺,丘虽不高却可在枝桠间窥得归园田居的全貌,屋宇齐飞,花田交错,绿水环绕,小有意趣。自小丘东路而下,北行数步便可达归园田居的主体建筑,秫香馆……待续~(,,•́ . •̀,,)

PS:《姑苏行》是江先谓的名作,也是鄙人极为喜欢的一首笛曲。此曲借鉴了昆曲的音调,风格典雅舒泰,节奏明快,浑圆的音色将江南风光的软糯展现的淋漓尽致。颤音和打音的技法尤为突出,毕竟是五级的曲目嘛,当年也是练了许久的。

——丙申三月 琴无咎 诌


    关注 途中舍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