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糕:咧嘴能“笑”才完美

 

爱上溪美·爱上溪美街,了解更多南安本地资讯,添加微信公众号:ximei0595...





碗糕,就是把发酵好的米粉甜浆盛入碗中蒸制而成,因其蒸熟出锅后外形就是一个碗状,故而得名。

闽南话中,也可以当作‘状况’、‘东西’、‘内部情况’来理解。例如:闽南话讲:什么碗糕?意思就是:什么状况?或者解释为:什么东西?



在福建地区,碗糕大约是最受普罗大众欢迎的人气早餐之一。它洁白蓬松呈碗状,顶部还咧开“大嘴”形似发笑,很讨食客欢心。

因为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毫无门槛,故碗糕也成了市井常见之物。或许因太过寻常,“碗糕”二字在闽南语里又带有几分轻蔑的意思。特别是将“虾米”与“碗糕”连用,入耳便有睥睨天下的气势。



发酵功夫关乎成败

制作碗糕的材料,是家家户户皆有的普通大米。只消加水浸泡两小时后碾成米浆,加糖静置发酵后,便可以送上蒸屉。

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碗糕能否蒸得漂亮,还必须仰仗最关键的发酵程序。手熟的老艺人,能恰到好处地配比米浆和酵母粉的分量。如此这般蒸出来的碗糕,通体洁白如雪且气孔蓬松,一口咬下去齿颊生香,还能收获软润弹牙的体验。

若换在过去,这米浆发酵可是要额外再费很大一番周章。严格遵从古法的老艺人,绝不肯以酵母粉简单应付了事。他们用来发酵的引子,来自于从前发酵后晒干的陈米浆。据说以这种办法发酵米浆更均匀彻底,便于碗糕疏通气孔,外观上更蓬松。





能“咧嘴”方完美

待发酵完成,便可以将微微发酸的米浆注入碗中,约八分满即可。若嫌白米浆太过单调,还可往面上撒点黑芝麻妆点。约莫半小时后,待蒸屉的竹盖子重新打开,扑面迎来的便都是大米天然的香气。

碗糕蒸熟后,会膨胀溢满整个碗,顶部圆鼓鼓地膨出。发酵和火候都拿捏得极好的,顶部会自然开裂成三四瓣,活脱脱像咧开发笑的大嘴。

过去巧妇们在蒸碗糕时,也会暗中较劲——若见到碗糕成功咧嘴,她们也喜笑颜开自鸣得意;若碗糕愁眉苦脸地窝在碗底不敢探头,她们也心情烦闷,“面忧忧”毫无喜色。没曾想,这小小碗糕的成败,竟也关系到巧妇们在厨艺造诣上的荣辱。
人气早餐市井最爱

从碗里剜出碗糕,美味就可以上市了。只消一杯甜豆浆搭档,一小块碗糕便能唤醒昏昏沉沉的灵魂,提供给人一早上必须的能量。

除当做早餐外,碗糕还是闽南地区佛诞和年节祭祀场合的必备供品。因为发酵过程有个“发”字,暗暗讨了“发财”的口彩,故闽南人对碗糕青眼相加。巧妇们在制作这类祭祀用的碗糕时,会额外再以食用色素往当中点上猩红的一点,以区别于普通早餐。

当然,无论加不加这一个红点,碗糕仍是毫无门槛的“大路货”。或许是因为太过寻常,“碗糕”二字在闽南语里便带有几分轻蔑的意味。特别是将“虾米”和“碗糕”连用,整个词语便意味着“什么东西”、“什么玩意”——居高临下的语气,分分钟能将对方呛到无语凝噎。

转载来源:闽南食堂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溪美街
因为有你才幸福


本公众号长期征收稿件

投稿邮箱:972662262@qq.com

联系电话:0595-86626222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参与溪美街第四届中秋博饼文化节

↓↓↓


    关注 溪美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