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闪耀重现 点亮武汉黄陂

 

4月12日,区政府与中央歌剧院在北京正式签约,将共同创作编排演出大型民族歌舞剧《花木兰》,用歌舞剧这一形式讲...





4月12日,区政府与中央歌剧院在北京正式签约,将共同创作编排演出大型民族歌舞剧《花木兰》,用歌舞剧这一形式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一流传千古的中国传统故事,以期打造流传后世的经典文艺作品,进一步擦亮木兰文化品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该剧预期今年底正式与观众见面。当日,文化部艺术司音舞杂处副长处黄小驹、省文化厅厅长雷文洁、市文化局长局长何伟,中央歌剧院党委书记袁平等,区委书记丁雨、区长吴祖云、区政协主席李胜桥等“四大家”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作为中国百姓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都有大量的艺术作品,既有豫剧、楚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也有电视剧、电影、动漫等现代艺术作品。而用大型民族歌舞剧来展现木兰故事,用歌剧和舞蹈形式向中外观众讲述中国故事,尚属首次。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的故乡,木兰故里黄陂近年大力挖掘木兰文化,全方位打造木兰文化品牌,已连续15年举办了十五届“中国武汉木兰旅游文化节”,整体开发了947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由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等景区组成。这四大景区以“木兰故事”为主线,以“木兰文化”为灵魂,鲜活地还原了木兰代父从军前后的生活,演绎了木兰生前身后的故事,成功摘得“5A”景区桂冠,已成为全国唯一全面、完整展示木兰文化的旅游胜地。正在加快木兰寻根之旅系列产品开发建设,以木兰山为核心,修复木兰庙,兴建木兰将军纪念馆,并将搜集整理的有关木兰将军的碑文、石刻、遗存、传说陈设其中,增添景区文化内涵,宏扬木兰“忠孝勇节”之精神,打造木兰亮丽风景线。同时还创作了大型音舞诗画《木兰山组歌》、楚剧《少年花木兰》、电影《烽火木兰山》等文艺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在人民大会堂演出。



据悉,大型民族歌舞剧《花木兰》创作团队实力雄厚,由中央歌剧院顶级艺术家组成。该剧将由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编剧胡绍祥,作曲郝维亚、徐占海,指挥杨洋。主演有雷佳、戴玉强等。



中央歌剧院党委书记袁平表示,该院把打造大型民族歌舞剧《花木兰》作为全院今年的一件大事,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视,一批中外著名的艺术家将通力合作,大家有能力、有信心将该剧打造成具有高超艺术水准的优秀文艺精品。



区委书记丁雨和区长吴祖云表示,有文化部和湖北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加之跟中央歌剧院将合作打造大型歌舞剧《花木兰》,令人充满了信心,我们期待将该剧打造成弘扬木兰文化的又一经典文艺作品。





湖北省文化厅厅长雷文洁对黄陂区打造大型民族歌舞剧《花木兰》的盛举表示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湖北省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和一件喜事;中央歌剧院在打造民族歌舞剧方面力量强大,拥有足够的优势,花木兰“忠孝勇节”的精神是珍贵的文化资源,高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符合时代精神,对弘扬社会正能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期待将该剧打造成百年经典,能够传播下去,具有长期艺术影响力的、能够传世的经典的“高峰”作品。





文化部艺术司音舞杂处副长长黄小驹指出,黄陂区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打造《花木兰》是优势资源的整合,发展民族歌剧和类似的艺术形式也是文化部工作重点之一,该剧的创作正逢其时。希望该剧能够实现从“高端”到“高峰”的跨越,真正打造成一部“立得住”、“传得下”,推广得开的经典作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黄陂作为正在发展的旅游大区,通过深入发掘文化资源魅力,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既促进了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又使文化通过旅游平台彰显出更大的吸引人、教育人、影响人的魅力,同时还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元。旅游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道,全区有10万农民吃上了旅游饭,直接从业人员达到6万左右,间接就业达25万左右,涉及旅游产业的街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景区周边50多个村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区最富裕的、最美丽的山村。可以说,旅游己成为黄陂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使黄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扫描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黄陂旅游”



    关注 黄陂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