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话选书这件事儿

 

今天我来谈谈选书这件事儿。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大家总会有种“书海无涯”的感叹。是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



今天我来谈谈选书这件事儿。

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大家总会有种“书海无涯”的感叹。是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如何练就一双慧眼,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煎熬中找得立在“灯火阑珊处”的好书,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书是个工夫活,它需要你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道大概哪些算是好书,这就让人犯难了。千百年来,关于好书的标准,可谓是众说纷纭。一些书在某些人眼里视若珍宝,但在其他人眼里则视之平常。有人说畅销榜上的书从来不看,也有人说买的人多自然是好书。总而言之,关于好书的标准,还真的难以给个明确的说法。



有些书是经得起考验的,比如那些千百年来留下的经典,像柏拉图的《理想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这些是经过时间淘洗下来的精品,自然堪为经典,值得每个人去阅读,这个争议倒是不多。

但经典毕竟有限,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愈发加快,愿意沉下心来读那些大部头经典的人也日渐减少。尤其是这两年,新媒体的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微博、朋友圈的狂轰滥炸使得很多人成为了低头一族。人们宁愿花一小时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社交阅读,也不愿在晚上抽出十分钟来伴书入眠,生活越来越快餐化,就连需要思考的阅读也难免波及。

生活快餐化,意味着思想浅易化,于是各种符合人们口味的快餐书籍呼之欲出。前有成功学,后有心灵鸡汤,而且是一碗接一碗,接连不断。有人说这样的阅读害人害己,对于思维的提高并无益处,然而这些批评者似乎没有学好经济学,一方有需求,一方自然会有供给,需求量大,供给就得跟上,恐怕没有哪个出版社愿意那些畅销书在库房发霉吧!

然而说实话,若是全民阅读仅限于此,那真的算是一个悲剧,何出此言?只要你翻看任何一本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其标准模式必为小故事加小启示,所说的道理倒是劝人向善,如果你愿意为它流泪,那是达到出版商营销的最佳效果了。然后呢,好像没有然后,鸡汤喝完了,该软的骨头还是软,缺钙的地方依旧缺,换做限量版的黄金搭档也没用。太阳照常升起,它不会因你的感动而下一场倾盆大雨,人们看完,睡下,起来又是生活依旧,社会更是如此。没有听说过哪个民族会因喝心灵鸡汤而四肢强健,头脑发达吧!

经典少人读,鸡汤众人喝,选书该如何?

我的看法是选取优中选优,选取经典中常见易读的经典,选取鸡汤内那零零散散的鸡肉。


举个例子吧,同样是经典,川端康成的《雪国》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你会选哪本?对于完全没看过二书的读者来说,这两本书只是名字罢了,选择哪本都可以,但当我说出两本书页码的时候,很多人的选择就会改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雪国》为110页,译林出版社《追忆似水年华》2012年6月版为2700页)人们是愿意在一个夜晚品读川端的美文,还是愿意花上一两个月去读充满意识流色彩的普著,我没做过实验,但结果可以想象。在此绝非说普著的文学价值低于川端之作,短有短的精彩,如欧•亨利、莫泊桑,长有长的深度,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但在相对有限的阅读时间面前,大部头就明显处于劣势,作为考虑大众需求的荐书者,必须从中有所取舍。从短小精悍的经典入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而对于那些还谈不上经典的著作(这种情况往往是指那些新书),则更让人头疼,经典毕竟有限,每年的新书却是成千上万,想从其中精挑细选,真的是大海捞针的活。面对这种情况,我会借助一些载体,比如一些主流媒体的好书评选(如《新京报》、《晶报》、《东方早报》、凤凰读书、新浪读书、腾讯文化等),知名书评人(像比目鱼、魏小河)、人文社科类的出版社编辑、知名学者的推荐书目,取其交集众多的书籍作为重点考虑。另外一些出版社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品质,如传统学术类的商务(其所出“汉译学术名著系列”享誉学界)、三联(因书店和杂志出名,书的品质也很高),古籍类的中华书局(有“学术笔记丛刊”问世)、上海古籍(有“海外汉学丛书”、“蓬莱阁丛书”问世),外国文学的上海译文(有“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问世)、译林出版社(有“当代外国流行小说名篇丛书”问世),一些新兴的读书品牌,如广西师范大学理想国系列、铁葫芦、世纪文景、楚尘文化等。这些在市场浪潮中得到读者青睐的出版社和读书品牌,自然有其独到的地方,其所选书籍基本上遵循严苛的甄选标准,加上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和自身品牌的信誉度增加,使其所出书籍值得关注。当然,荐书者自身的读书经验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只是这更多带有私人阅读的痕迹,客观性不及以上选书途径。或许这些多渠道的选书,能够避免鸡汤中鸡肉含量的掺水,当然,只要是筛选,必定会有漏网之鱼,荐书者不敢保证也没法保证其所选书目都能对上受众胃口,但精益求精的要求还是必要的,否则枉为荐书者的身份。

说了这么多,看来选书也是一个费心活,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这年头做什么都不容易,荐书者亦然,不过能够接触到这么多鲜活的书籍材料,并加以整理给潜在的受众,也不枉读书人的身份。梁文道办过《开卷八分钟》,以八分钟精炼之语给予大众在快餐阅读之外新的思考,这种思考介于浅层的心灵鸡汤与深层的学理研讨之间,精炼但足够精致,希望自己也能尽绵薄之力,读好书,荐好书,为书友们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方寸空间。

(作者微信ID:俞诗逸,微信号:yushiyi716694,现为南昌青苑书店微信公众号编辑,欢迎互相交流,公号微信号:qingyuanbook)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一位书痴做给读书人的阅读小杂志,与您分享与

书相关的一切,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投稿、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邮件24627449@qq.com

或者加我私人微信号:batongyang(注明“蓑翁

论书”粉丝)!


    关注 蓑翁论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