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舌尖上的维和:追《太阳的后裔》的你,可知宋仲基的饮食秘密?

 

宋仲基的“太太”们,知不知道你的太阳喜欢吃神马?...

(一)
这要从主人公的工作,海外维和说起。海外维和会有机会到很多国家部队食堂里吃饭,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卢旺达、南非、尼泊尔、土耳其……

各国部队授勋和部队轮换是重大礼仪活动,通常东道主都会组织特色军事、文化表演,并招待传统美食。


韩国营组织世界和平日活动
任务区有时也会组织美食节活动,各国部队都选出最拿手美食参加,各国军官纷纷前往,大快朵颐。

这些饭菜烹饪水平应该可以代表其国家水平。中国部队有“伙食搞得好,能顶半个指导员”之说,部队炊事班多有高等级厨师。

此外,到各国部队出差、游玩,也能品尝到他们食堂饭菜,这是最接地气的方法,可以知道官兵们日常饮食的真实情况。

各国部队食品原料都由联合国统一供应,有统一的人均热量、营养标准,直观感觉要比国内中等城市普通人饮食水平高不少。除此之外,很多国家还会给海外部队额外供给。

因此理论上,各国官兵吃得都会很好,起码不会太差,但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至于原因,可以开开脑洞。


南非部队午餐:两大块羊肉、两块小鱼排、胡萝卜土豆泥、肉汤、米饭、果汁、奶酪粉料、1盒酸奶
总体而言,不管饭菜的花样还是味道,老外与中国的差距,可以用百度与谷歌之间的距离来形容。


黎巴嫩任务区司令部有大食堂,牛排等是煮熟后,吃时再自己加调料。青菜花样挺多,但都是生吃,号称沙拉,想起喂兔子。

在达尔富尔尼泊尔营地借住过很长时日,早餐是两片烤面包加黄油、蜂蜜、巧克力酱等,一个鸡蛋、几片火腿肠,从来没有变过。


达尔富尔尼泊尔下午茶:鸡蛋、洋葱和酱混搭。尼泊尔人不吃黄牛肉,任务区供应的牛肉又分不清黄牛还是水牛,所以宁肯不吃。穆斯林国家也无猪肉,只好天天吃鸡块。
非洲各国的饭就更为简单,无非牛肉、羊肉,土豆、洋葱、胡萝卜等,好像没有吃青菜的习惯。做出来的花样也极少。在卢旺达一个连出差,连续三天中午土豆炖牛肉,晚上就是煮豆子。

当时为“震慑”一起出差的非洲同事,告诉他们:在自己所在城市,每顿吃一种食品菜样,要吃一年也吃不完。这话并不是夸张,心里大体估算了一下,那个饭店没有几十上百个菜样,如再分菜系,只多不少。

非洲哥们也挺机灵,马上追问:“那你家呢?”我想了想家里若干本大大小小的菜谱,坚定地回答:“至少一个月。”

西方国家部队饭菜的花样到是多不少,但仍远无法同中国比。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西方国家的食材挺高大上,曾在爱尔兰、意大利部队吃过差不多小胳膊大的龙虾。

至于说味道,基本不能称之为美味,甚至可用淡而无味来形容。有一个例外是法国菜,在法国部队营区吃过一次牛排,是吃过最好吃的牛排。黎巴嫩时,参谋长法国准将请吃过两次晚餐,至今颊齿留香。另有一点,法国的葡萄酒也名不虚传。


黎巴嫩任务区参谋长法国准将,每月在法国屋为即将离任军官组织酒会送行。图中各国军官身后是地中海
(二)


虽然在我看来,老外的饭菜基本都谈不上美味,味道差不了多少,但老外们不这么认为。

黎巴嫩时,意大利参谋军官就经常抱怨司令部大食堂的饭不好吃,周末常驾车几十里去他们部队吃饭。

在达尔富尔出差时,常常买羊烧烤,同事们几次争执用塞内加尔方法烤,还是埃及方法,或蒙古方法。马来西亚中校更坚持用穆斯林的方法宰杀,声称这样最美味。

烤羊的最后结果都是无味。有些遗憾的是蒙古烤羊,有专门程序习俗,记得大腿骨上的肉要人人分食,但味道实在破坏了原来的期待。


蒙古部队午餐:包子、沙拉、鸡汤。包子,蒙古人叫做“馒头”(音)、尼泊尔人叫做“馍馍”
在达尔富尔,还听非洲很多国家军官们说,尼日利亚人喜食狗肉。达尔富尔任务区营地里野狗成灾,某战区司令尼日利亚准将在例会上提议将野狗们统统射杀。但会后,有其他国家军官们私下议论:司令可能想吃狗肉。

在他国部队就餐,常被主人问:“好吃吗?”“喜欢印度饭吗?”等等。刚在别人家里吃饱喝足,望着主人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必须回答:“好吃!”“喜欢!”连“还行”都说不出口。

常被教导“要说真话,起码不要说假话”,但真做起来挺难。

老外们对中国饭菜的感受则截然不同。一听说要请吃中国饭,基本上都会立马两眼放光,无限神往,也常有人主动要求请吃中国饭。黎巴嫩时,部长葡萄牙中校就特喜欢中国饭,他妈妈说他应该生在中国。
(三)
回忆起来,最可口的自然是妈妈做的饭,那是舌尖上的童年记忆。而一不会做饭的女姓朋友讲:她的孩子将来会怀念门口小饭馆和外卖的味道。

及至成年,到外地上学、工作,去过很多城市,吃过数不清的饭菜,但记忆如法国饭菜一样深刻的并不多。可能是在国内,关于美味的阈值也会升高。


给黎巴嫩任务区副司令送行,任务区统一组织,下午时间大家自由前往
在哈尔滨吃过所谓龙菜,有熊掌、鹿筋、驼峰等,记得香味异常。

长江水边吃过鱼宴,吃饭处能看到江水。吃的全是鱼,有一二十种,没有喝酒,鱼鲜沁腑,最后大腹便便。

武汉五星级酒店,中国式分餐,饭菜十分精致可口。

苏州,娃娃鱼,记不清是否有河豚,但味道好像无特别之处,现在全不记得。

上述熊掌、鹿筋、驼峰和娃娃鱼,只是据主人说,本人并无鉴别。毕竟中国的烧烤摊上,一直流传着老鼠肉的传说。

其实本人吃饭狼吞虎咽,对美食鉴别能力和需求都不高,曾经连吃三四个月的面包黄油早餐而不厌,不像有的童鞋会根据美食图谱,按图索骥,把城市里的美食吃遍。


孟加拉人的大餐:各种米与羊肉、葡萄、辣椒、调料和少许蔬菜等同煮
来到所在城市近二十年,但外地朋友同学来,需要在外吃饭招待,仍常需打电话向一女同学咨询。女同学貌似对城市里的美食分布了如指掌。

女同学精美食,但颇有侠义之风,外地同学来一般都是她热情张罗。世界上很多不同特质常常和谐地统一。

回到宋仲基的饮食话题。现在回想,在任务区虽然曾经同韩国军官比邻而居,但竟没到韩国部队营区吃过饭,只是记得有一次同事与韩国军官深夜长聊,也聊到吃的话题,隐约记得他们聊的是吃狗肉。

据说,很多韩国人喜食狗肉。

声明:本人非典型爱狗人士,但也不支持吃狗肉,更无意冒犯宋仲基的“太太”们 :)

欢迎关注本公信号。这里有梦与远方的故事,碧海晴空、大漠孤营,有异国风情、也有枪炮争鸣……


    关注 海外力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