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隐心语(247)

 

观照修行有两大要素:见地与功夫,二者为理和事、智和情。修行者要用智慧通达真理,也要善于控制、表达事相上的情感...



修行有两大要素:见地与功夫,二者为理和事、智和情。修行者要用智慧通达真理,也要善于控制、表达事相上的情感。见地高,无实际上的功夫,终成狂妄的见解之徒;有功夫,缺乏见地的指导,功夫成为执著的对象,亦一无用处。有见地,有功夫,才能有境界。

 |
思惟与行为是改变人的两大途径,闻法熏习是思惟改变,拜佛、打坐、朝山等是行为改变。但是,这些“行为”都是在智慧的指引下而实现,否则就成为只有形式的“仪式”。所以,打坐、放生等可能是成佛的“法门”,也可能是成魔的“仪式”,关键是这些行为所蕴含的智慧与发心。
 
 |
最好的观照对象是呼吸与生活,二者是“真实作意”。只要活着,呼吸就在那里,观照呼吸,生命与生存合一;日常的一举一动,皆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照生活,生命与生活合一。呼吸与生活常常日用而不知,所以必须有“殊胜所缘境”为观照对象,这是“胜解作意”。
 
 |
无我: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多闻:闻五蕴,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诸法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
只有“看见”自身的空性,才会自信地感知自身的意义,才有勇气游戏在这个世界。我们是世界的存在者,我与你,不过一圆点而已,我们是“世界之网”的渺小星点,但是自身的足迹又可以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网。只有放下了自己作为世界的虚幻存在者,学会了做一个“世界的旁观者”,无我才能抵达空性的本质。
 
 |
没有觉醒的生活,只是一种经历;有觉醒和反思的生活,才会成为一种体验。要去体验生活,不要去经历生活。
 
 |
觉性即是觉醒的力量。在根与尘接触时,能够保持觉醒,看只是单纯地看,听只是单纯地听,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能够培养出觉醒的力量。只有觉醒的力量强大时,才能看住念头;否则就会心随境转,从而卷入念头中。《坛经》说:不思善,不思恶,才能见到所谓“本来面目”,即是依觉性的力量。
 
 |
“法”是烦恼的存在根据,故无明为自他关系的结构性烦恼;因为主体受到自他关系结构的障碍作用,不能获得自由,故为无明。若主体突破自他关系的障碍作用,获得主体的自由,即证入法性,无明烦恼转化为菩提智慧。这是烦恼即菩提的根本原理。
 
 |
人存在于自他对待依存的交互关系中,主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等三大交互关系。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永远存在于交互关系中。人类的愚昧在于其傲慢与自以为是,对自然缺乏尊重与爱护,对他人缺乏关注与共生,对身心缺乏生命的灵性觉醒。人类必须再次觉醒,觉醒代表事实追求与价值追求,觉醒意味着交互关系的“再创造”。
  
 |
止是专注(concentration),观是觉醒(awareness),二者皆心无妄念。专注是心止于一境,对其他境有排斥心理;觉醒是心处于开放状态,不受外境干扰。专注如握紧拳头,觉醒如轻握拳头。心专注时,容易产生禅相,但回到现实生活,对外境仍然容易起烦恼;心有觉醒力量,动亦禅,静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才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境界。
 
 |
修行的本质是成就“观行”,即是成就般若。念佛、坐禅、持咒等是“事行”,与工作、家庭等只是所缘境的不同,都是生活的内容;若念佛、坐禅缺乏“观行”的神圣观照,则等同于其他生活;若工作、家庭有“观行”的神圣观照,亦能获得“观行”的神圣意义。道在日用而不知,则为生活;在日用中而有生命的觉醒,则为修行。有一次,有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和尚修道,还用功否?”慧海禅师答说:“用功。”又问:“如何用功?”禅师云:“饥来吃饭困来眠。”有源律师问:“一切人总如同师用功否?”慧海云:“不同。”曰:“何故不同?”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
反思不是自责,是总结自己的过去,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反思是生命的“返身性”,发现新自我,回到生命的本来面目,面对事件的真实缘起。反思是真理的追寻,其对象是生命和真理。
 
 |
无心才能安心,无心才能自在;无心才是苦行,无心才是学佛;无心才能无来无去,才能免轮回。
 
 |
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



    关注 普隐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