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物︱士人风骨与气度

 

学者、作家资中筠先生读了《民国那些人》一书,十分感慨,写了《一代风骨今何在》的文章。对书中涉及的民国时期背景...



学者、作家资中筠先生读了《民国那些人》一书,十分感慨,写了《一代风骨今何在》的文章。对书中涉及的民国时期背景各异的“那些人”如刘文典、赵元任、傅斯年、马寅初、梅贻琦、曾昭抡、叶公超、蒙文通、赵紫宸等体现出的“精神的一致性”大为激赏。资中筠先生在这篇读后感式的文章中写到:古有“建安风骨”,讲的是“文”,而(民国)“那些人”的“风骨”不论冠以什么名称,讲的是“人”,是一种“魂”。而这一以贯之的“魂”,就是一个‘士’字。

关于 “士”的精神内涵,资中筠先生以孔子和孟子的几句话来概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自反而缩,千万人吾往矣”等等。总的精神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独立人格”。她说,这种精神包含了中国读书人最看重的“骨气”和“担当”两个方面。

资中筠先生认为,《民国那些人》写得最精彩的篇什之一,是关于冯友兰先生的那篇。冯先生学问博大精深,以及对教育的贡献,自不待言。而这本书写冯先生的精彩之处在于,在浩如烟海的著述中单单选出两篇非学术性的文章:一是代表西南联大教务会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的抗辩函,反对教育部核定课程、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的新规定;另一篇是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资先生认为,这两篇文章不论是在教育史、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价值,再高评价也不为过。更重要的是,这两篇文章都集中体现了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士”的精神。一篇是对最高权威的抗争;一篇写了西南联大的精神,特别提到“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这两篇文章,是冯友兰先生的得意之作,也浓缩了那一代学人的学养、在强权面前的坚守,以及对这片土地的刻骨铭心的爱。

无独有偶。学者易中天先生在报纸发表《文化人的分野》系列文章,也说及“士人风骨”,提出与资中筠先生相近的观点。他说,士人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特征就是有风骨、有气节、有担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有风骨;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可杀不可辱,是有气节;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是有担当。

笔者以为,中国士人有风骨,就是不向强权低头,坚持独立人格;有气节,就是不向恶势力屈服,坚守正义;有担当,就是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仅仅是“独善其身”。这几方面合起来,就是中国士人的精神内涵。



除了有风骨,有气节,有担当,士人还应有胸怀和气度。胸怀天下,情系苍生;律己从严,待人以宽;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睚眦必报,不耿耿于怀;心底无私,犯而不校。梁实秋先生在《回首旧游——纪念徐志摩逝世五十周年》一文中,对诗人也是士人的徐志摩为人处世的谦谦君子形象做了极好的诠释:

“志摩的谈吐风度,在侪辈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师长辈如梁启超、林长民先生把他当做朋友,忘年之交。和他同辈的如胡适之先生、陈通伯先生更是相交莫逆。比他晚一辈的很多人受他奖掖,乐与之游,什么人都可以做他的朋友,没有人不喜欢他。……他办报纸副刊,办月刊,特立独行,缁而不涅,偶然受到明枪暗箭的侵袭,他也抱定犯而不校的态度,从未陷入混战的漩涡,只此一端即属难能可贵。尖酸刻薄的人亦奈何他不得。……他饮酒,酒量不洪,适可而止;他划拳,出手敏捷,而不咄咄逼人。他偶尔也打麻将,出牌不假思索,挥洒自如,谈笑自若。他喜欢戏谑,从不出口伤人。他饮宴应酬,从不冷落任谁一个……”。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以其空灵、含蓄、淡远的美文跨越几个时代,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小说、散文、戏剧无不匠心独具笔下有神。他与世无争,甘于平凡。热情温和,淡泊名利。不蝇营狗苟,不投机钻营。始终坚守为人为文底线。

学者孙郁说:“汪曾祺的人缘好,他像自己的文字一样被许多人喜爱。他好像没有等级观念,与人相处很随和。身上有种温润的东西,我们从中能呼吸到南国般的柔风。他家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没有奢华的装裱,也见不到大量的藏书,可是很有味道。汪先生对来客很热情,从没有拒人千里的感觉。我见到他像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随意,觉得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虽然,“士大夫”并不等同于“士人”。但是,我更愿意把汪曾祺先生视为“士人”。他的淡泊名利,他的气质风范,他的道德文章,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弥足珍贵,足为学人、作家、士子楷模。(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
一键关注,支持原创


    关注 陈冬平原创文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