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悟语︱少说话与多做事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回答记者关于自己笔名提问时说,他的本名叫“管谟业”,改名“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回答记者关于自己笔名提问时说,他的本名叫“管谟业”,改名“莫言”有三个原因:一是“谟”字拆开就是“莫言”;二是小时候因为乱说话,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他们教育要少说话;三是人如果多说话就没精力写作了,既然选择作家这个职业,就把用嘴说出的话全都写出来。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谓讷言、敏行,就是说话谨慎,做事敏捷。《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在古代,口无遮拦,话语滔滔会被视作君子所不为,正如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因此,按照儒家观念和传统文化的要求,君子就应该谨言敏行,少说话,多做事。

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先生的字,先有“哲良”,后改“默存”。杨绛先生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一文中有所说明。钱锺书先生一出世就由没有儿子的伯父抱去抚养,伯父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周岁的时候“抓周”,钱锺书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锺书”。伯父去世后,钱锺书的父亲因为钱锺书爱胡说乱道,为他改字“默存”,意思是叫他少说话。

古人说讷言、敏行,现代人说少说话、多做事,意义大抵相类。“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用来讽刺那种嘴上讲得天花乱坠,却不付诸行动的人的。

诗人臧克家在回忆他老师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别人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说的是闻先生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耐住寂寞,甘于清贫;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等研究著作先后问世,取得巨大学术成就。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中,“闲静少言”就是安安静静、很少说话的意思。现在,人们常用的“静水流深”一语,其实也包含了心中有丘壑,嘴上不多言之意。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钱默存,学贯中西的“文化昆仑”。从父母对他们寄予少说话的期望,到自己主动践行少说多做,勤勉耕耘,各自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世人瞩目。他们巨大成就的背后,是常人不曾有过的刻苦与勤奋。用作品说话,以文章发言。埋首写作、研究,少问世事、俗务。少说话,多做事,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照片来自网络)

(《孝感晚报》2015年7月3日第12版)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
一键关注,支持原创


    关注 陈冬平原创文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