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鍼之三 鍼 鍉

 

鍉针,利取黍粟之锐,按脉致气为用。...







鍉者,箭镞也。“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利取黍粟之锐,按脉致气为用。

九针之论

《灵枢·九针十二原》:“三曰鍉针,长三寸半……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灵枢·官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

《灵枢·九针论》:“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物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三曰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

说文解鍉

鍉,《说文解字》里没有收录这个字。根据相关的训诂书籍,大①《玉篇·金部》解释为:“锋也”;《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载:“销锋镝,注曰:镝一作鍉。索隐曰:镝,音的,鍉字亦音的”;《汉书·项籍传》载:“销锋鍉,颜师古注曰:鍉与镝同,箭足(镞)也”。而“镝”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矢鏠(锋)也”;
②《集韵》曰:“音题。歃血器”;
③《韵会》曰:“音匙。鑰也”;《正字通》曰:“鑰鍉,所以启鑰者,俗作匙。读时、矢二音。鑰以闭户,鍉以启鑰,锁腹有须,鍉入内钩合其须,则鑰开。鍉与鑰别,旧注鑰也,非”。
④《五音集韵》曰:“唾器,又与镝同”。

鍉,由左“金”右“是”组成。一般来说“金”字旁表示事物的属性是金属一类的,没有特异性含义,比如九针之中除员针、员利针之外的其它七针之名均有“金”字旁。此亦证明了了九针的规范形成,至少是在金属冶炼技术成熟,金属器具广泛使用的时代之后。“是”字时由“日”字和“正”字组成,籀文是由“旦”字和“正”字组成,“正”字由“一”和“止”组成。“止”是人左足的象形,人走路一般先迈左足,最后一迈亦停于左足。行止于一则为正,正于日下则为是,“是”代表着方向的正确。

我个人倾向于,至少说在九针的范围内,将“鍉”解释为箭镞。
我国使用弓箭的历史很早,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发现的石镞,经考证距今时间大约在2.8万年。而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军队就已经把弓箭装备于部队,这种堪称古代的远距离杀伤性武器用于作战,往往令人闻风丧胆。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关于弓箭的典故不胜枚举,秦汉时期连弩就用于作战,哪怕你快马长刀,一搂机括,喂你满身窟窿。俗语云:大将军不怕千军,就怕寸铁。这一寸铁,指的就是箭镞。



内经之鍉

现版《内经》中关于鍉针的记录,仅见于《灵枢》关于九针的论述篇中。

从经文的论述中可知,鍉针位列九针之三,三数应人。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身法四时应运者,内有五脏,外有血脉,脏气有更盛更衰之迭替,脉动有弦钩毛石之变化,皆应于四时。《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营卫生会》曰:“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灵枢·经脉》开篇就提出:“人始生……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一切疾病的发生,均表现为气血循环的整体或局部的异常,因而理气和血实乃疗疾之机要。脉为血府,治脉即是治血,这九针之中的鍉针便是为治血脉病患而定的形制。

鍉针长三寸又半,是一寸六分针长的两倍还多三分。这种规格,在九针中属于中等长度,因而它的用部较前二针都更深入。


鍉针形身大而末圆,这个特点,在经文中提到“如黍粟之锐”,只需要看看上述的箭镞的图形即可。鍉针的形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身大,另一个是末圆,圆末是为了避免运针施刺时伤及血管,身大的作用是随着进针的深入,针身和组织面积会越来越大,阻力也会越来越大,这样的构造能够加强进针深入后针体的稳定性,从而起到保护深部血管的目的,故其“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鍉针之用

从鍉针的形制来看,就是为了按脉致气用的。一般的刺针,都要求避开重要的脉管,以免伤及出血过多。而鍉针的作用,恰恰就是要求按脉,这个可以理解为直接刺激脉管,而非恰正切中脉管。窃以为,直接刺激脉管导致的痉挛,可以反馈性地开放更多的侧支循环,从而达到“致气”、“邪出”的治疗功效。

此外,按照《灵枢》三篇的记载来看,似乎有些许出入之处。《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九针论》中均提到鍉针主“按脉勿陷”,以致脉气、出邪气;然而,《灵枢·官针》提出“病在脉……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试以三寸五分身大之针刺于井荥,难得其要啊!

另根据后世图本样式,个人感觉鍉针的形制绝非目前传绘之貌。由于形神不尽一致,目前很难再看到使用鍉针按脉的相关临床报道,进而有提“火鍉针”,算是临证转型的发挥吧。总之,鍉针的形制之用立此存疑。


    关注 杏林小先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