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鍼形制之五 鍼 鈹

 

铍针的形制在九针中是耐人寻味的。...





鈹针之形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灵枢·九针论》:“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

铍针形制的数据,是九针里描述的相对完整的:包括长度和宽度,另外其所取法的剑锋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兵器。《灵枢》对铍针外形的交待,从文字的描述来看,着重于针尾的特征,即“末如剑锋”,而对于针身则没有描写,当然我们可以从其名字上揣测铍针针身的外形。
剑锋,位于剑的最尖端,所谓三尺青锋,又曰宝剑锋自磨砺出,剑锋是一把剑最为重要的部位。剑于刀的显著不同,就在于其双开刃,这反映了制剑以刺的最初用意。刺剑时,剑锋是最先接触目标的部分,因此剑锋的锋利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铍针的末如剑锋,亦取剑刺之意,以刺为用,那么铍针的针尾部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号的剑锋了。

如果说铍针形似剑,为什么不称其为剑针呢?同样具有相似的锋末,则剩下的只能说明铍针的针身和剑身是不一样的。至于怎么个不一样法,由于至今尚未发现出土的铍针原型,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拿铍和剑来做比较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铍身的截面是六边形的而且没有起脊,剑身的截面是菱形的并且沿中线起脊,这可谓是铍与剑的最大的区别所在了。因为铍是装配备长杆的兵器——因此也称为长铍——长铍的刺割是很粗犷的,所以不用考虑放血的问题,然而更加侧重的是扩厚铍身来增加其结构强度。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铍针的初步印象:这是一个针身似铍而锋末如剑样的针具。


鈹针之制

《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九针论》均曰:“鈹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铍针,取九针长度的中制,而且在中制长度中是最长的,达到四寸,依秦尺长度折算下来约合现在的9.2厘米。按照古代标准男子的身高计算,标准上臂的半径约合4.2厘米,大腿的半径约合8.4厘米。以铍针的四寸之长,可以完全深入四肢五体的任何层次,即使病灶深居于骨,对于铍针来说仍然是游刃有余的。鉴于铍针的外形和长制,这是一种明显带有破坏作用的针具,所以一般的场合是很少看到铍针出场的。铍针的一个典型的适应症就是痈肿成脓,这时的治疗以破痈泻脓为要,铍针的锋刃就派上用场了。
在九针中,铍针还独具另一个的形制特征,就是二分半的宽制。二分半,即二分五厘,依秦尺长度折算下来约合现在的5.8毫米。这个宽度,加上侧刃的划割作用,可以使铍针在痈脓表面形成一个做够大的切口,籍以引流脓液。从这个角度来看,铍针的形制是为了扩创引流而设计的。

铍针想象图


形制小考

《灵枢·九针论》曰:“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铍针的形制在九针中是耐人寻味的:铍针正居九针之中,五数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而且唯有铍针拥有两个具体的数据描述,长四寸和宽二分半。这个数据是我们对铍针的外形和大小都有了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并且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铍针的设计理念提供了数据支持(但同时也给我对铍针的深刻解读带来了一系列的疑惑)。
另一个数据支持来自于《周礼·考工记》,书中记载曰:“周官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圆,长倍之。中其茎,役其后,身甚五其茎,重九锵,谓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长四其茎,重七锵,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重五锵,下士服之。”这是战国时期制剑的标准规格,因此可以用来比拟铍针的剑锋形制。我们看周剑的宽度为二寸半,把这个宽度缩小十倍,就是铍针末尾的二分半宽度,如果按比例来说,鈹针的针尾就相当于一把缩小100倍的剑。但显然这把小剑实在是太长了,按照剑的上制来算,这把小剑的长度应该在二寸五分,而铍针的长度明显超出了这个比例。
还有一个数据来自于实际出土的铍,战国的铜铍相对比较短,而秦汉时期的铍明显增长。以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铍为例,铍身宽3.1厘米,身长35.2~35.5厘米,身长约为身宽的11倍。可以看出,这种铍的长宽是按照剑的上制比例进行打造的。然后我们再回来看看铍针的形制,若以长铍作为针身,针尾延续为短制的一尺半剑,这几乎正是一枚放大了100倍的超大号铍针!

于是乎,至少在理论上,铍针的形制就可以得到一个勉强还说得过去的解释了。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关注 杏林小先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