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之八 鍼 長

 

用兵有讲: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长者,久远也。用兵有讲: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九针之長

《灵枢·九针十二原》:“八曰长针,长七寸……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灵枢·九针论》:“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说文解長

“长”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久远也。从兀,从匕。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亾声。□者,倒亾也”。“兀”字的意思为“高而上平,从一在人上”,通俗地理解就是“秃”,由秃而显得突,故有突兀一词,多少有点不太雅致的显摆;而“亡”字的意思是“逃也”,甲骨文的写法接近“亾”,就是人遛了,那么把“亾”反过来,就是人在呐,延伸为长久之意(这是北宋注家徐铉、徐锴兄弟的看法)。
长这个字,有两个音,一念zhǎng,一念cháng。这是一个即可以用来形容时间,又能够产生空间概念的字。当然,在九针相关的序列中,用的主要是它的空间概念,也就是长短的长。长和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古语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意思。以兵器为例,参照身长,中国商周时期古人身高以丈论,曰丈夫(约一米七),到秦汉时期,同样的身高约合七尺三寸有余,因此身高可以大致作为衡量长短的标志。古剑制常为三尺,“三尺”即指剑,然秦始皇帝佩剑将近1米,已属长剑及至,仓促之际竟不能从容出鞘;而汉高祖佩剑三尺,用之七尺,可知,五尺已是剑的极限,长五尺以上之剑,绝非实用之兵,后世仅作镇府宅之用。可是若论长兵,以枪为例,八尺(约一米八)还算短枪,丈二长枪得有两米八左右,一般人用着就很吃力了,比较长的大杆一丈八(约4米多)能用动上阵的实属凤毛麟角。
内经之長

《内经》里面的长针,是九针中最长的第八针,长七寸。从《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九针论》中的描写来看,长针主要的特点就是长。微针之长,乃寸有所长之长,长不盈尺,七寸为度。然而,这个七寸实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其实,整组九针的制长都挺耐人寻味的。
长针的七寸,首先是九针中独一无二的长度。从鑱、員、鋒、員利四针的一寸六分的短制,到鍉、毫、鈹、大四针的三寸半至四寸的中制,再到长针七寸的长制,只此一针。从数值上说,长针是鍉针长的两倍,鍉针是按脉致气的话,长针则当时取到五体最深出的骨部,一如《灵枢·九针论》中所说的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虚邪发为深痹,长针就是应此深邪远痹而至。
长针的形制特点可以总结为身薄而长,末端锋利。从文字的描述上看,长针应该是一种针身扁长,末端有短刃的针具,在九针中,末端成锋的还有锋针和铍针,因此长针是不是末端如锋针,而针体有类似加长号的铍针呢?


图上是唐代陌刀
長针之用

《灵枢·官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
《灵枢·癫狂病》:“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抵上以长针”。

九针中的长针,之所以长,就是取深邪远痹而用的。根据《内经》原文的描述,八针长,应数八,外应八方八风,内合肱股八谿之节。虚风邪气,感而稽留,内舍于腰脊之大关节所附腠理之间成痹,这个部位,通常的微针不能取到,故而治七寸长针,以取深痹。

九针之治,員利针、毫针和长针,均是取痹为用,但是又有病情缓急、病位深浅之别。长针之形制功用,从治疗用具的角度体现了古代医家对人体结构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痹病的发作的细致观察与探究。时值今日,亦异难能可贵。


    关注 杏林小先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