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运的诗,及刘斌的评 ▏《抵达》第九卷作品选刊

 

摄影:匈牙利女摄影师NoellS.Oszvald杨启运的诗,及刘斌的评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丘上俯首吃草的...



摄影:匈牙利女摄影师Noell S. Oszvald



杨启运的诗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丘上

俯首吃草的羊群

在草原的远处,成为移动的大片花朵

身边草丛里的一朵野韭菜花

小小羊儿般

安静地,仰望着长生天

在这俯仰之间

有怎样的天地,在我的胸中涌动

我不能说出

额尔古纳河,也不能

阳光下闪耀的额尔古纳河

也只能,无言地

情不自禁地,把自己送向更加无言的远方

在呼伦贝尔草原窄窄的柏油路上 

 

在呼伦贝尔草原窄窄的柏油路上

我遇到了散淡的牛群

在它们的眼里

我无法找到我自己

我让路

仿佛是一种天意

当牛群过去

那条路,变得无比宽广

耗尽我的一生

也不能够把它走完

尘土是唯一的秘密

 

尘土是唯一的秘密

这是否为我们共同的命运

如果不是这样

又能找到怎样更为合适的理由

可是,为什么

我们仍在尘土中固执地掘进

圣徒一般

仿佛尘土中有无尽的宝藏

我们在迷宫里行走,向着闪光之处

而身后正在不断地坍塌

从前的小站

 

在两个相隔几百里的城市之间

从前,曾有好几个小站

每一个小站

火车都会停下来,喘喘气,降降温

那时,我的体内有一辆更快的火车

它甚至对那些小站怀有敌意

如今,火车不再于任何一个小站停留

速度,已经把它们全部抛弃

可是,为什么

我却没有丝毫胜利的感觉

最后一枚柿子

 

叶子随缘,一片片地为来年的梦腾着空间

渐渐空旷下来的树,寺院一般

最后一枚柿子,仍在继续修行

静静地,等待着某个庄严的时刻

莫日格勒河右岸的马群

 

也就二十几匹吧

高大而英武,有着典型的北方血统

在无垠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在柔和的莫日格勒河右岸

它们悠然地吃着草,散淡如清风白云

在莫日格勒河左岸,我激动地朝它们呼喊

有的,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吃草

有的,甚至连头也不抬一下

我们隔着并不宽阔的莫日格勒河

而一次次抵达它们灵魂的,却是无边的草原与蜿蜒千里的河水

深夜,在绿皮车上

 

是的

我多想再坐一坐绿皮车啊

当年,我嫌它那么慢

慢得好像会赶不上自己的前程

现在,我正静静地坐在绿皮车上

夜色苍茫,如汹涌的过往

下一个小站

我希望它在更远的地方

我不再急着追赶什么

就像这黑夜,沉醉于自身之中

巨大的雨声

 

暴雨如瀑

巨大的雨声,使天地之间充满了安静

雨水辽阔,清凉之气汹涌

万物都有着各自的声音,而又完美地服从于雨水

和万物一样

我也变成了木鱼

在教堂高大的围墙之下

 

由一条脏污的小路

我抵达了这里

教堂的围墙,身躯硬朗而高大

紧锁的钢铁之门,有着冷峻而威严的面容

更引人注目的是插在墙头的许多玻璃碴子

它们大多都有着尖利的锐角,就像那教堂的尖顶

在灰暗的天空下

也静静地闪着寒光

在仰望尖顶和十字架之时

我无法绕过它们



 

这么多年来

每次,从远方回老家

我都会随身带上一些烟

遇上熟人

我会把烟掏出来给他们抽,在每个人身上

我都能发现我自己

如同流水重遇曾经的岸

能遇见的熟人

越来越少了

更多的烟,只能静默地待在烟盒中

仿佛故去的人躺在棺材里

我把烟拿出来自己抽

每抽一支

就像同一个故去的人谈话

谈的越久

地上的烟灰就越多,坟墓一般

谈着,谈着

自己就坐在了自己的对面

穿过城市的一段铁路

 

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不由自主地看一看

我的灵魂里

有不可言说的金属为之吸引

路基有着恰当的高度

——离天空很远而又稍稍超出人间的低处

有火车经过的时候

我就静静地观看,让它带我跑一阵儿

没有火车经过的时候

我就静静地代替它跑上一阵儿

自从这一段铁路被装上了护栏

我似乎比以前跑的更远了

中年之雪

 

骑着摩托车

我行驶在上班的路上

扑面的风雪

与生活的方向

在我的脸上激烈地冲突着

雪粒的石头冷硬

来自更高处的

给我的肌肤带来更尖锐的疼痛

可是,中年的我

已经,习惯于正面的击打

已经,习惯于

把冷硬的石头化作清泉

流过心底

然后,在空气中形成白色的水雾

暖暖的

很快,又化为虚无

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夜

 

平安夜过去了

大街上,显然冷清了不少

更冷清的,是基督教堂

在一个曲折而脏污的小巷尽头

正在被纪念的耶稣

依然被钉在教堂尖顶的十字架上

不知道,他还要待在上面多久

古老东方的月光

轻轻摩擦着十字架上的金属之锈

今夜,雾霾轻薄

难忘的夜晚

 

透明度很差的空气

肮脏的空气

坟墓般的空气

小区之侧,火车忍辱负重地伸着脖子行驶

每一扇窗子所透出的光都生着锈

铁轨在不远处就成为悬崖

但仍有三位老妇在路上愉悦地唱着赞美诗

经过我的身旁,仿佛刚从天国回来

生命

 

多么好,一片片持续落下

以明朗,应对年复一年的寒冷

大地无言,没有什么不能承受

总是这样呵

——以平静推动着汹涌

铁路之侧的树木

正在遵循着极简的法则

当一列列火车,在冬天经过

越来越空的树木,就获得了无穷的绿叶

光芒涌入 世界澄明

[b]——杨启运诗歌创作简论


刘斌

[/b]

在写诗的朋友当中,杨启运是我的小老弟。细想一下,我们相识已近二十年了。我一直关注着他的诗歌写作,这不仅是因为友情,更主要的是他的诗歌有着我所看重的美好品质。他始终不渝地对写诗抱有着敬畏之心,一种对爱诗之心“时时勤拂拭”的虔诚与谨慎。这在对一切都持娱乐至死的后现代做派的今天,是多么难得。而启运视诗歌为生命的创造与护理,为一种神圣的召唤与照亮。我曾在一则短文里说,“他的诗歌品格庄重典雅,正气凛然,厚实质朴,有很纯正的诗歌理想追求。他的诗歌精神高扬挺拔,有着心灵的亮度和正义的气场”。现在,在阅读了他的更多严谨而又出色的近作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在诗中始终吟唱着光明,护理着美好的人性与天地间的善意,鞭笞着虚伪与丑恶,读他的诗歌,确实能享受到光明涌入,世界澄明的感觉。

作为一个来自乡村的诗人,对家乡的回望与留恋是他的一大主题。他的诗因此充满着浓郁的乡愁。他留恋乡村曾经给予他的温馨与恬淡,那种古朴真诚的乡情;他魂牵梦绕着家乡的河流与树木,那些亲切朴实的大自然,那种无边的呵护与宽纵多么使人眷念和向往。还有那些被商业文明和集权社会侵蚀与冲击,荡然无存的人与人之间的本分与和睦,关照与礼遇……这些我们在《冬夜,在故乡的一棵大杨树下》《如今,我喜欢一个人走进故乡的夜晚》《我喜欢大雪之后的乡野》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诗意地书写,刻意地挽留,是对商业文明进程中人性堕落的警惕,是护守着善与美的根本。

在启运的诗歌里,对生存的冥思与遐想也是一大主题。表现在他对时光的敏感,对自然界一草一木风风雨雨的在意,那些花鸟草虫,日出月落,都有可能牵引诗人情感的琴弦,撩拨他的诗思,使之沉入惆怅与迷惘,或者,引逗起诗人“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感慨。在《深夜,蛐蛐之声》《深冬里的一棵果树》以及《在雨中》这些篇什里,我们能感受到诗人这样的哲思与生存之忧。究其根本,这些的诗写还是一种生命的珍惜,一种生存意义的终极的追问,这也是诗人们亘古不变的吟叹的主题。

在启运的诗歌里,还有对他心仪与崇敬的仁者先贤的礼赞与讴歌。像他写海子的一些诗以及其他的一些作品;还有一些关注同情弱者的,像《低处的光》这样的篇章;还有一些歌颂亲情赞美友情的一些诗歌,一些赞叹祖国名山大川的行吟之作,都写得真诚,用心,温暖,清澈,在独具一格的诗歌书写的背后,都有着饱满坚实的诗意内核。

当然,我们这样谈论启运的诗歌,说他的诗写过程“光芒涌入”,在比喻的意义上是完全成立的。因为他的诗写的种种,他怀抱着的人文理想与诗人的悲悯爱心,无不闪耀着熠熠光泽,都可以理解为光明的象征。在这里,我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启运诗歌的写作美学,一个很不同寻常的特质是,他的诗歌有着强烈的“追光”情结——“光”始终是他的诗歌关注的重要对象,一个诗歌写作的核心。无需统计,我们就初步的阅读感受而言,“光”这个意象本身就是他的诗歌书写的高频词。如“让自己逃向人间微弱的灯火”(《如今,我喜欢一个人走进故乡的夜晚 》);“你生命的一段河流/被巨大的光芒笼罩而又永久孤独闪耀”(《多么渴望一场大雪》);“在那光里/总会有新的恩赐降临”(《立春之后,故乡下了一场大雪》);“有些光/只有在夜晚方能更清晰地显现”(《深冬之夜的星光 》);“我们的肉体何尝不都在持续残破/在残破里,内心都闪着微光”(《冬天里的一枚柿子》),等等。启运诗中的对光的如此的痴迷与执着,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知道,对光的痴迷与执着,在古希腊是有着传统的。在柏拉图那里,那个著名的洞穴之光就是真理的象征,意味着存在最本质的真相。在圣经传统里,对“光”的道出,向来是被喻为上帝的创造——“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而在我们中国人崇尚实践理性的传统里,好像鲜有这样的追问或者崇拜光的传统,我们对光亲之爱之,鲜有那种敬畏之心,更没有追究真相与本质的形而上的传统。我们古人往往讲究“和光同尘”,讲究天人合一,讲究逍遥与忘我。对光比较具有哲理的诗人之思的,《春江花月夜》大约算是一个极其罕见的代表,所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还有喜欢参禅礼佛的苏轼,他的诗作中也可散见之。如《妒佳月》中的有“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这样的“光照自我”的句子。其他的,虽写月亮的诗句连篇累牍,但往往都是感时伤事,借景抒情之作,多世俗冷暖得失之喻,少有存在真理意义上的追问与冥思。今人王小妮的一些诗歌里,有“我和阳光站在一起”这类的诗句。像启运这样大面积地高强度地书写“光”,这样的“光芒涌入”的诗歌美学,在当下的中国诗坛,确乎是极其独特的,对此加以分析研究,对当代汉诗的发展空间的拓展,对诗歌写作的异质多样,我以为是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

首先,“光”是作为一种信仰出现在诗人的诗歌中的。诗人认为人的一生始终是在黑暗与光明之中挣扎,正像他在《生日》一诗里写的那样,始终是“走在黑暗与光明的路上”。这种对于存在的清醒的认知与觉悟,使得他对“光”充满向往与渴望。诗人坚信,“光”能驱逐黑暗,给自己带来光明。如在《深冬之夜的星光 》里,诗人写道,“有些光/只有在夜晚方能更清晰地显现。”诗人为自己能在光中“找到自己”感到欣慰;更为光驱走黑暗,而充满感恩之情。而在《多么渴望一场大雪》中,诗人将自己的生命喻为一段河流,一段被巨大的光芒笼罩着而又永久孤独闪耀着的“河流”。这让我们想起海德格尔说过的:“光照亮;所以在光中看,就意味着:事先与给与自由的东西发生关联。给予着自由的东西是正在解放着的东西、产生着自由的东西。在光中看,就意味着为了产生着自由的东西而变得自由,我使自己与之发生关联;它使我在这种关联中真正地自由存在。”诗人不仅赞美着光的照亮,更赞美光给予人的真正的自由,这是一种对光的信仰,也是一种对存在本质的领会。

其次,“光”还是诗人审美的自觉。在诗人的眼里,光是一种真正的美,是大美,是美的根源。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反复出现“光”、“光亮”、“月光”、“光芒”之类的描述。在诗人那里,与光一起出现的不仅有河流、村庄、道路、树木和爱人,也有苦难、迷茫与孤独,有疾病和死亡。这种存在的意义在哪里?人又该怎样面对自己遇见的?有了光,人类不仅遇见那遇见的,更在遇见的刹那,看见自己的心灵,看见世界的真实,看见天地给人类的启示。没有光,就没有看见,就不存在人与万物相遇,尤其重要的是人就无法与自己内心的神性相遇。正如特朗斯特罗姆所写的:我来这里是为了和一个举着灯,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相遇。美是什么?美不就是人内心的神性的吗?著名的巴尔塔萨曾经指出的那样:“美的形式或形象之所以美,乃是因为‘从其内在放射出的巨大的光辉’。这光辉使形象成为美的形象。”“光”的本质是至善,因而是至美的。诗人描述着光,赞美着光,是对光的追逐,也是对一己存在境界的澄明与提升。因此,这是诗人审美的自觉,更是他审美的实践;是寻求和建构生存的诗意,更是个我人生的诗化。

最后,我要说的是,“光”还是诗人对一己存在的确认和拯救。人的存在是有限的,有限的人常心存恐怖。有限的人生如漫漫黑夜,消解着存在的意义。诗歌创作正是对抗“黑夜”这种消解的力量。美国著名学者苏珊·斯图尔特指出:“诗人担负着获得时间承认的重任……这任务是要刻画所爱的人的形象,而这所爱的人相应地能够从黑暗中认出自己。”启运在诗歌中正是依靠光来消解存在的空虚感和虚无感。如《在海子故居的院子里》对海子的凭吊,在面对死之虚无时,诗人呼唤海子的灵魂,在海子不死的灵魂之光里,见证海子的过往人生,也见证海子不朽与永恒。而在这样的光里,诗人也完成了对一己存在的确认与拯救。而在《明月之夜》里,面对七月十五的祭奠之夜,面对生与死阴阳相隔的幽冥与晦暗,存在又一次陷入虚无,诗人以语词点燃祭奠的火焰,在皎洁的月光之下,超度了死去的,珍惜拥有的此在与今生,这样的感恩拓展了存在的边缘,也使得自我内心的湖山得到了更好地安置。这就如那位学者所说的:“当我们用语言表达我们的存在时,当我们创造能够为别人所理解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客观语言形式时,我们就从文字上把光亮照进这个不能说话的世界,即前意识与充满痛苦的黑夜。”(苏珊·斯图尔特语)。

记得著名诗人于坚在谈论特朗斯特罗姆时这样说过,他认为当下的汉语诗歌有两个错位。一是追求西方诗人笔下的诗意,却全然没有西方诗人产生诗意的存在的在场;二是将西方的古典当作先锋来膜拜,而不知道西方的先锋恰恰是取法我们固有的唐诗的传统。于坚的结论是他要开辟汉语诗歌的另一种可能性:雄辩,但是不留痕迹,一句就是一句。照他的理解,这才是现代汉语应有的特征。我以为于坚是认真且深入地思考着汉语诗歌写作的,他的观点无疑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是的,我们的诗歌传统缺少雄辩,太“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了。当下的诗歌写作的现实又太急功近利,得过且过了。而杨启运对“光”的追逐与崇拜,这样的写作本身就有一种雄辩在。或许,这对于当下太庸庸碌碌的诗坛,那个一地鸡毛的诗坛,那个反对意义甚至拒绝知识与追问的诗坛,真能提供一种新的诗写的可能。

启运喜欢里尔克。在结尾,让我为他引段里尔克的诗:

在阳光普照的路上,在空洞的

只剩半截的树干里,它久已成为

水槽,里面悄悄盛满了

一层水,我用手腕把水

的欢悦和源头纳入自身,

借以消解我的干渴……

在我以为,启运正是走在这样的诗歌道路上。祝愿他越走越好!



《抵达》创刊于2008年

邮箱450140358@qq.com


    关注 抵达did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