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所得,在无字句之处

 

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有学生提问:“作为中文系的学生,老师在大一刚开始时就和我们推荐诸如《战争与和平》、《红与黑》、《基督山伯爵》等外国著名文学作品,并提到这是中文系学生书单的基本。可是在我看来,这些作品不知是翻译还是我个人理解深度不够的原因,都是千篇一律的故事内容和相似的人物关系,句子冗长和晦涩,读起来索然无味。因此,这些大部头作品我目前也只是读了片段或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个人认为世界名著中的外国文学可读性不高,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其思想内涵——鞭挞社会黑暗或人性丑恶,因此只需读部分作品的精彩片段,并提前了解故事梗概就好,没必要面面俱细,通读所有,这种糙读,您认可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写了一篇文字作书面回答。文章2015年10月3日在我的新浪微博《一江秋月明》贴出后,一周内阅读量就达一万多次。现对文字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转在这里,与微信的朋友分享。

我一直认为,无需强迫自己去读不喜欢读的文学作品。不过,对学中文的学生来说,文学作品却成了提升专业技能的需要,可能就要另当别论了。专业老师指定读的书,可能都有专业方面的原因吧?既然如此,我建议还是慢慢品读品读。

本人成长在书荒的时代,直到大学时期,苏联之外的外国文学才对我们谨慎开放。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我恶补了许多外国名著。西方文学,如英法美德一些作家的著作,以及俄国作家如佗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肖洛霍夫等人的著作,都匆忙地读。我读得“如饥似渴”,因为我很喜欢他们的描写。或者,这也正是在稍嫌枯燥的专业学习所需要的感性阅读补充吧?从大学到研究生,读过的这一类著作,至少有二三百部。

其实,读故事并不是最重要的,情节也并非最有吸引之处,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文情怀,人性的坚毅,在苦难中体现的人性的丰满,真切动人的情感世界,才是最让人感动之处。或许,那也是与我心深处的情感相合的缘故吧。我一直认为,只有理念相近的灵魂间,才有最强烈的共鸣和吸引力。生活如此,读书,也是如此。

我认为,我们的文学评论许多过于片面化,把西方许多文学作品一而概之地说是“鞭挞社会黑暗或人性丑恶”。这是不全面的。

从十多岁在农村时,我就开始订杂志,如《作品》(当时叫广东文艺)和《诗刊》就前后订了十多年,直到博士毕业。对订阅的杂志,大部分作品我都会细细品读,包括评论。那时对西方文学的评论,大抵就是如上所说的一个腔调,不过还加有一个定语,就是“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资本家人性的丑恶”。

一部作品,作者究竟写的是什么?评论家多是以个人的窥见去以小见大的,也多与其心中所具有的识见去感受去臆测。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果加上世俗的目的,文字就难免走样。

英国著名教育家戈德文·史密斯说过,小说家要以无偏私无成见的眼光看待人类。他须和历史学家一样怀有最深厚的同情心,不受宗派情绪的影响。不论任何地方,他必须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善良中看到邪恶。

对于已经留传百载的名著,作者歌颂着什么?鞭笞着什么?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见解,通过自己的阅读去建立自己的见解,而不要人云亦云。我想你可能还没有通读过那些著作,或者还没有用心通读过吧?不然,你如何会认为那些名著“都是千篇一律的故事内容和相似的人物关系”呢?

至于“鞭挞社会黑暗和人性丑恶”,如果排除“主义”的限定,我想,这应该是一切真正的文学应该具备的质素吧?文学的悲悯、文学的情怀,文学的观念、文学的理想,从来就是向往光明、善良和美好的,这可能也正是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的不朽的本质所在!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的阅读体会都受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水平和情感取向等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阅读就有其个人的特性。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因此,读一部作品,不要受别人的评论影响,书是自己读的,书的味道,也要自己来品。

即便名著的思想内涵只是“鞭挞社会黑暗或人性丑恶”,但我们的情感感受也绝对不只限于这个层面。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让人情感升华的过程。“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苦难不只是苦难,而应是铸造坚毅和隐忍的外部力量,描写黑暗并不是只为了讲述它的无光,而在于促动人们,用“黑色的眼睛”在黑夜里“寻找光明”。

大学时,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幅画,那画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黑块,画名是《黑夜里的黑牛》。一瞥间,我只道不过是作者的搞笑或者恶作剧,但静下心来,默视少久,就有一股强烈的感受冲上心头。

这一幅画,它不美,它的色彩简单到无色无光。然而,就是这么简单和不美的画面,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几十年不曾忘记。这样的画,怎一个“黑”字了得!

人的情感世界是在各种体会中成长的。体会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人的经历,但人又不可能有种种的经历,而阅读就是这方面的补充。

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曾直截了当地指出:“人们读小说是为了感情”,也即是为了感情体验才去品读小说的。置身在作者的描写里,一切经历就感同身受,就会获得形形式式的情感体验,让我们得以成长,得以成熟,得以逐渐臻至。

而这样的情感体验,绝对不是读一下故事梗概和某些描写就可以真正感受得到的,而是要在人物的际遇和命运发展中才能感同身受。

十多年前,陪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玩电脑游戏《新仙剑奇侠传》。在最后的情节,赵灵儿集结所有的灵气,全力一击,与拜月教主与水魔兽的合体同归于尽。画面上,赵灵儿轻闭双目,化做一团白气,击向那个怪异的合体,然后,画面炸开了,屏幕转成一片洁净的纯白。我看到,女儿的眼中,有泪水盈盈。

这是心灵的震撼,它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如同亲历。五年之后,她读初中时,在组诗习作《拾起感动——那些印象深刻的人物》中的《赵灵儿》中有一节写道:

宿命曾使你彻夜难眠,

责任却让你勇往直前。

你用屏幕刹那间的纯白带给我震憾,

你用苗人的生还写下不朽的诗篇。

就是这样一次玩游戏的经历,一个瞬间的细节,让一个孩子体会了责任,体会了担当,体会了牺牲的壮烈,体会了殉道者的荣耀!

情感的体会,只在一个细微的触动之中。

后来,我们把那个结局的进度调出多次重玩,但是,那种感受,已经远远不如最初了。为什么?因为最初的感受,我们是伴着游戏人物命运的的起伏跌宕和情感的悲欢离合一起走来的,没有这样的过程,即使是最“精彩之处”,也失去了其绝大部分的精彩价值。

读书的情感体会,对我们的价值观和性格的形成,会有极大的作用。当然,这样的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的用心阅读中形成的。一次阅读不会改变一个人,但长期读书,人的心灵就会在书卷的熏陶中逐渐升华,人性就可以逐渐丰满。

许多外国名著,蕴含着的对生命的悲悯和珍爱,人性的隐忍和坚持,追求和超越,这样的思想,对用心的读者,是应该有相当的影响的。当然,不是每部著作都具有这样全面的力量,但点点滴滴的细节,就汇成情感的强流,让你融进那些波澜里,起伏跌宕,唤醒心深处沉眠的情愫。

同时,我想,作为学文学的学生,读文学名著应该如我读专业经典一样,不但要读字面,还要读逻辑,读思想,读理念,读这些文字之外的东西。因为,对文学的学生来说,这些已不仅仅是为了人性的追求,还是工作和事业的重要质素。

这样的超越文字的东西,需要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整体的理解和通盘的把握,与故事梗概或者文字的精彩片段,可能并无直接关系。

故事在文字之内,思想在文字之外。阅读之时,有时掩卷回味,或许,就会有另一番体会涌到心头。

一直来,我喜欢这样一句话:“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书之所得,多在无字句之处。


    关注 文学与学习交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