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误解了“朋友圈”五年

 

我曾有3个月未在朋友圈发表过任何一条状态。...




点击上方蓝字“MrRight”,可关注订阅。

▎文/老瑚



我曾有3个月时间未在朋友圈发表过任何一条状态。

为什么?

因为,现实确实让我感受到我的生活受到了打扰,每发一条状态,总要花一定时间用在查看和回复上百个赞和上百条评论上去,有时甚至还需要解释一番。

我是一个不喜欢被任何事情所牵扯和左右的人,我害怕被无形的事偷偷地吞噬掉我有限的精力和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当某一刻我感觉不自在的时候,我会选择暂停。

三个月后,我又回归了朋友圈。但这次归来,我很坦然。因为,我真的放下了。

微信的英文版朋友圈叫Moments。

可Moments的中文释义却是:瞬间,片刻。并不叫:朋友圈。

那为什么微信的朋友圈英文会叫Moments?或者说,为什么应该是Moments,我们却翻译成了朋友圈?

其实,业内的人都知道,“朋友圈”这个功能并不是微信的首创,国外早于微信Path的moments,Facebook的timeline等就有过类似的功能。所以当2011年微信在国内横空出世时,应该是成熟地借鉴了国外社交APP的表达,并将其做了避免侵权的微创新,将名字改成了更容易被我们国民所接受和理解的概念:“朋友圈”。

但是,很显然,朋友圈里我们发表的任何东西原本应该都是非常私密的,就如同私人日记,就如同Moments一词当初所诠释的一样,我们用它来捕捉、收集和记录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那些特别的时刻,愉悦的、忧伤的、灵光的、温暖的、感动的、难忘的……这些时刻是稍纵即逝的,像落在花蕊上的蝴蝶随时可以翩翩飞走,可是我们乐意与好友分享。

可是,什么是好友呢?

就是不管两人住的有多远,你都可以在凌晨两三点把他(她)叫醒,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而什么又是朋友呢?

熟人而已。

当社交软件Path出现时,最初只能添加150个好友。其实,150个好友已经相当相当不少了!

当我的通讯录最初突破两千人时,我曾一度骄傲地以为他们都是我的好友,生活中我们客客气气、礼貌问候,我曾相信有一天当我家徒四壁、落魄潦倒时,他们也一定会像当初我们相识的时候一样能葆有初心。但经历了一些事,你便会失望的发现,他们顶多是朋友,因为在我凌晨两三点想分享内心的喜怒哀乐时,除了那几个人,我谁都不敢随意打扰;因为当我还遵守着诺言与初衷继续前进时,别人却早已换了多次信仰。

看看现在我们的朋友圈吧,最多可加5000人,我们被各种各样的人充斥着。

朋友圈最大的妙处就是让我看到了这个世上形式多样、复杂多变的人性,把本来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的人非要硬拉扯到一起还要好好过活。因为不可否认,我们被道德绑架了,被微信当初所设置的“点赞”、“评论”朋友间可见的互动虚荣心所绑架。

爱慕虚荣是每个人的天性,当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嫉妒,而嫉妒却是扭曲的比较心理,它会带来疑怨和疏离。

而毋容置疑的是,真正的好友间,是不会出现这种比较心理的。出现这种比较心理的,只会存在于有暗中利益冲突间的人们,还有一种“看着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的奇怪人群。当然,在你的朋友圈里可能还有一种人,他是隐形人,他是你生活河流里岸上的看客,你的死活与他无关。存在于你的圈子,他只是为了窥探,为了留一个接口,有需要时还能联系上你。

显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一种结果。我讨厌所有虚伪与浪费时间的东西。Moments已经严重脱离了它本来所应被赋予的那些美好意义。

我们用它来汇报工作,用它来做广告,用它来做销售,用它来拉票,用它来求赞,用它来做很多其实我们本身并不想关注,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价值的东西。

而我们真正想关注的其实就是那么几个人,甚至只是想简简单单地跟他们说个悄悄话,或者留个不用考虑措辞是否得当、别人看见后是否会说三道四的评论。别人评不评、赞不赞没有必要在消息里提醒第三方或者更多人知道。因为我想与谁交流,想与谁推心置腹,我心里最清楚。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总是在说:好的产品是让人用完即走。可是与微信相伴的这些年,我不得不说,张小龙真正的想法却是想黏住客户,他恨不得你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用他这一个产品。这是所有商人推动商业发展的终极趋势,让你沉醉其中并乐意掏出钱财。

一个成功的商人跟作家一样,都是心理学的高手,他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他也知道对方人性的弱点又在何处。

人的痛苦往往都是因为纠结和放不下。所有的纠结因为对于结果的预期无法判定哪个更有利弊,而在拿捏中迷惑所经历的煎熬时间就是放不下。

在我内心里,我渴望朋友圈能如同Moments所表达的那样,阳光、明媚、充满着人性光辉的力量,用笔触记录下我们成长中那些稍纵即逝的、关于世界认知的、灵动的思想和感知。但是,事实上,那终究是个梦想,既然打开了窗户,在欢迎和风暖阳进来的时候,就无法拒绝蚊虫雪霜的到来。

但庆幸的是,当所有想要不想要的都摆在你面前时,假以岁月沉淀,你一定会越来越明白谁最可贵,而你又最需要什么。

我渴望每个人都能以诚相待,就像我有生之年渴望着世界和平。

曾有关于Moments的故事说:一个男人死后问上帝自己到底拥有过什么?上帝告诉他:你从未拥有过任何东西。每一个你活着的‘瞬间’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这也是我三个月后归来的原因。

生命就是一瞬间,经历它、热爱它,你才能真正享有它。



透析情感 ▎发掘人性 ▎独立思考
⊕MrRight®     ©老瑚 出品 
纷纷扰扰为哪般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关注 MrRigh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