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新如东(四)

 

孩子们眼中的新如东。最后一辑。...







最后一期《我眼中的新如东》,同样有一篇完整的信在最后。后面陆续推送学生、教师、家长和名家美文,以及学校各种大型活动,敬请关注。





记得你以前经常带我去玩的文峰大世界吗?当时它还是在中医院附近呢,现在它已经搬到了亚萍斜对面了。还记得那里曾经是个普通的大楼,现在文峰建了一个特别豪华的购物中心。当时刚上小学的我见到了它,真的就惊呆了。超市竟然是在地底下,当时这可不多见呢,我总是喜欢到那地底下面去买东西。建了新文峰后,也逐渐有了各种各样的大型超市,苏果、乐天玛特,还有世界500强的欧尚,每天都丰富多彩。如东的经济越来越强了呢。

——820王於洁亲爱的姥姥:

您好!

感谢您对我们全家的付出,我们会一直牢记在心。记得您曾讲给我听,当年的如东根本没有现在这么舒适,那时的人民很穷,别说穿漂亮的衣服了,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是奢想,有些都吃不上饭。大人都起早贪黑地挣着工分,有的孩子只能在家里待着,不能接收良好的教育。总之,当时一个字——“穷”。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一代,就在这十几年的时光里,亲眼目睹了如东的飞速变化。一间间土茅屋、砖瓦房都脱胎换骨,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一家家简陋的医院不经意间已建成规模大、设备优、综合实力强的大医院;一条条街道上立起的公共自行车,给我们打造了低碳生活,绿色家园。各大高级商场,如“文峰”、“苏果”、“乐天玛特”、“欧尚”都纷至沓来,商场里东西全,库存大,实惠多,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816乔缪阳



旭日东升,金灿灿的阳光穿过云层,迫不及待地把第一缕阳光带到了我的家乡,美丽的黄海之滨——如东。

她的天空是那样深邃,薄如丝的云朵让人忍不住伸手去抓,深蓝色给予了我无际的幻想:神秘的天幕下,我站在空中,俯瞰忙碌的大地。在偌大的土地上,小小的如东城格外的显眼。

——825班   顾吴莎

 您还记得吗?前几年,您从徐州开车不远千里回来过春节,时常埋怨如东交通不发达,回家过年就要走上一天车程。现在,您终于不会再埋怨了,咱们如东也有自己的火车站了!

说起咱们的火车站,还有一段渊源呢!那时的火车站还未诞生,宛如一个少女披着粉红色的纱衣,静静地躺着,乌黑的浓发向四面八方伸去。我总喜欢在这少女的怀抱里幻想,常常会看到偌大的铁路上仿佛突然出现一辆火车,尖叫着向前方冲去。

——823班 张何



生长在长江中下游的如东人民,勤劳而智慧,深知这里受季候影响,降水丰富,气温适宜,物产较为丰富,就开始利用这一点,以物美价廉的海产品投放到市场,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的青睐。如东也就有了“鱼米之乡”的美称。

——819班周芯烨

追溯如东的记忆,不同年代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视角,似乎谁也无法描绘出一幅真正的如东风情画。

英国诗人雪莱曾有过这样一句话:“除了变,一切都不能长久。”如东人向来都是时代前沿的舞者,我们从不畏惧任何形式的变化。欢迎你表妹早日回到我们的家乡,多来走走看看,感受我们大如东日新月异的变化。

——812班 陈邵然

最后附上824班钱瑾完整的书信

亲爱的小姨:

您好!您在上海过得好吗?您知不知道,自从您去了上海以后,我们家乡如东发生的变化可大了!

常听外婆说,您小时候最喜欢骑自行车。那时您在上学,一到放学时间就踏上自行车,车轮转得飞快,像风火轮一样往家里骑。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些,外公买了摩托车。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常坐他的摩托车,发动机嗡嗡地响,一里地以外就知道他回来了。我那时还特别喜欢发动机的汽油味,觉得那就是外公的味道。

等我大了以后,我们这儿就普及汽车了,几乎家家都有一辆,刮风下雨天去哪儿就不愁了,而且还能载更多的人。人们出行,一下子就从两个轮变成了四个轮,走亲戚或者一家人去附近游玩都不成问题。

四个车轱辘载的是人,更多的是如东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东人也像大都市的上海人一样,不再仅仅满足物质生活,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前几年,如东还有火车站。我和妈妈还乘了趟火车去过了南京,从自己的家乡坐火车出行,那感觉就是不一样,下次您回来也可以坐了去感受一下。

年轮一点点地转,您离开的时间也越来越来长,但如东的变化却越来越大。自行车的车轮一点点地转,转着转着,就转到火车的轨道上。您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我们如东更大的变化。

最后,祝小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侄女:钱瑾

2016年10月1日




    关注 如东实验中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