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M“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专题研讨会系列报道(一)

 

◎开幕式◎研讨会(1):乐器制作与生态学◎研讨会(2):文化内的变化和分布...

10月20日上午8:30,第24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专题研讨会正式在上海音乐学院拉开序幕。在开幕式上,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韦兹朋(Lawrence Witzleben)介绍了会议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主席Salwa El-Shawan Castelo-Branco女士致辞,将本次会议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注于学术论题探讨的会议”,从会议的议程、主题与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还对会议的最终成果——中英双语论文集做了预告。会议东道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在英文致辞中谈到,上海音乐学院与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素有渊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有学者积极参与到学会的国家化学术探讨中来,并于2013年成功举办第42届年会。另一方面,在上海这个多元文化传播与发展之地,琵琶作为抱弹类鲁特琴在中国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代表,涌现出一批大师和及其地方流派,如崇明派、浦东派等。最后,他期望本次会议在乐器学、历史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和音乐表演几大领域得到深入探讨。
ICTM主席Salwa El-Shawan Castelo-Branco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
ICTM副主席、剑桥大学Razia Sultanova博士
 卢布亚纳大学并ICTM秘书长Svanibor Pettan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赵维平
主持人: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韦兹朋(Lawrence Witzleben)


第一场专题会议“乐器制作与生态学”有两位学者发言,由
 
卢布亚纳大学Svanibor Pettan教授主持
。来自美国的詹妮佛·珀思特(Jennifer Post)在题为《共鸣板、皮与骨:亚洲商贸路上的鲁特与生态》的发言中,对乐器材质与地方生态学、商贸之路关系的关注,充分体现出她曾在博物馆乐器展览部工作的特质以及民族音乐学的独特视角。她在论述中提到了乐器之“器物”研究的重要性,即乐器身上传递出了社会与文化意义,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记录每件乐器的历史。而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木头、动物皮,骨头、贝壳等材质来确定在历史、文化和社会中所发生的种种关系。她的发言,意在探讨早起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如何影响到了中亚鲁特琴的转化和发展, 而从早期一路发展而材料是如何进行变更和眼花的,他们是如何进行选材,和材料的改良。

珀思特的田野足迹遍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从她绘制的乐器传播线路图可以看到,贸易商路的发展过程中,商人周游的地方就是进行乐器传播的地方,鲁特的传播与丝绸之路商贸发展息息相关,影响到了当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社会文化和人类的交流互动 。这条线索,既是历时的,也是空间的;要将历史地理经济等生态环境等因素综合考量 。她对木头、皮和骨这几种材质在鲁特琴上的运用做了详细描述,有趣的问题就在描述中出现了:不同国家,因其生态环境的特点,材料也会发生不同变化;经济的好坏也会决定材质的选择,乃至整个改变乐器音色;生态环境和现代生活变迁,也会影响选材和声音。材料,与多样的因素息息相关,这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审美上的敏感:蒙古人和哈萨克人一听到乐器的声音,就知道是什么木头制作的。珀思特的精彩发言引发了诸多关注与提问,有与会者直言,看到如此丰富的多样性,感到“非常震惊”。
亚利桑那大学Jennifer Post教授


剑桥大学中亚音乐研究中心的拉希亚·苏坦诺娃(Razia Sultanova)女士,以丰富的视频、图像、和田野资料(如传说故事),为听会者还原出乌兹别克斯坦的代表性乐器之一——都塔尔独特而有趣的丝弦制作过程、丰富的起源传说和女性弹拨尔手的形象。就像她的发言题目《中亚文化传统中的都塔尔:实体、图像和声音》中所表达的一样,无论是材料的演变、神话般的故事的流传、还是乐器演奏中的性别问题,乐器与乐器所传递出的信息,都是根植于中亚文化传统的、与其他文化传统既区别、有联系的一种“物质文化”。
ICTM副主席、剑桥大学Razia Sultanova
博士


第二场专题会议为“文化内的变化和分布”,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倩蕾(Catherine Ingram)博士主持。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Catherine Ingram博士


首先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此次会议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萧梅教授及其学生孔崇景,以及张真瑞(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专业学生)联合发表《内亚视角下的陕北说书》,由萧梅教授宣读。陕北说书是由盲人抱弹琵琶或三弦自弹自唱的说唱形式,形成“琵琶书”与“三弦书”两种讲唱风格。作者从“陕北的地理区位与内亚视角”、“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陕北琵琶的民间信仰”、“陕北琵琶多样性的弦材”、“陕北琵琶的定弦、演奏与‘弦功能”这五个方面宣讲。在当地人观念中,这两种说书因乐器的不同而存在地位上的差别。从现象上看,这两种乐器各有其悠久的历史;其次,其盲人讲唱的形式,也可追溯到瞽师的传统,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要认识陕北说书(尤其是琵琶书),要特别注意其历史地理的特殊性。陕北地处中国长城内外的结合点,又是中国中原与西域途经之地,无论在文化遗迹还是族群源流上,都内在地包含了古典丝绸之路与游牧农耕之间因互相外来,而形成的一种“内亚性”特点的文化冲撞与交汇。如何在“内亚性”与“地方性”的框架中看待“陕北说书”,是理解其历史传统的关键。
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


在考古遗迹中发现有关音乐活动、器物的蛛丝马迹,是音乐图像学给我们的研究提供的历史证据。亚历山大·朱米亚夫带来的《中亚弹拨鲁特:从图像、描写到音乐实践》,展示了粟特、安息、石国、费尔干纳、巴克特里亚-吐火罗斯坦、花剌子模等地的多个考古遗址中出土的陶器、雕塑、壁画与金属器物上的弹拨鲁特图,探讨了以下问题:陶俑表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将其视为古代异教崇拜或公共庆典的一部分,我们能否认为这是对真实音乐实践的反映?提问环节的问题,都表现出与中国直接的关联,如有学者提问到:中亚粟特人传来的鲁特琴,有些是四弦,与琵琶类似。那么,这些壁画上有没有发现唐代另外一种琵琶,即直项五弦琵琶?是否有同时存在两种文化的情形?朱米亚夫回答说,壁画其实都没有展示很多细节,鲁特琴都是四弦,五弦的形制在中亚从未出现过。如果是五弦琴,我会认为它是巴尔巴特琴。还有人关注朱米亚夫在报告中展示的女性鲁特表演者的社会阶层,朱米亚夫回应到,他所展示的照片中的女乐手,可能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文化交流大使。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中亚大学Alexander Djumaev
会议现场


主办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单位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

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协办单位:上海行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世界音乐季

(摄影:刘桂腾)


欢迎关注!


    关注 仪式音乐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