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M“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专题研讨会系列报道(五)

 

◎研讨会(5):离散语境下的鲁特...



2016年10月21日中午1:30,上海音乐学院北楼报告厅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瓢泼大雨与阵阵秋寒也毫不影响大家学术交流的热情。此刻正在进行的是第24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的第五个专题研讨,研讨的主题是:离散语境下的鲁特,由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主持。刘红教授以中国古语“贵人出行,风雨随之”作了一个中国文化涵义与寓意的开头,冲淡了大雨为远道而来客人们带来的不便。

主持人: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


本次专题研讨第一位发言的学者是John morgan O’CONNELL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Saz的象征:德国城市中的土耳其鲁特和阿拉维阿希克》。O’CONNELL首先对因为文件格式的缘由,不能现场做展示而表示遗憾。然后,O’CONNELL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萨兹(又称为巴拉玛萨兹),是一种来自土耳其的鲁特,这种鲁特在德国的柏林也在使用。对于住在柏林的土耳其离散族群来说,这种乐器是一种土耳其身份的象征。O’CONNELL教授的这项研究考察了一件乐器从一个带有异端传统的宗教象征到成为一个激进组织的政治象征的转变。在O’CONNELL教授的发言中,像与会学者展示了萨兹作为一件乐器如何帮助研究者理解跨教派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离散族群语境下国际社群之间的关系。
卡迪夫大学John morgan O’CONNELL教授


在提问环节中,有学者提出,O’CONNELL教授把鲁特琴看做文化的象征,这是一个新的见解,而且这和伊斯兰的鲁特可以进行一个相连,想问问O’CONNELL教授自己是怎么看的?O’CONNELL教授认为,我们研讨会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集思广益、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鲁特的乐器。鲁特不是单个的一种乐器,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历史和地理的大背景中来理解丝绸之路的语境,以及从亚欧文化交流这样的语境。我们要看待我们的鲁特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代表了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鲁特形制的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些乐器变化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印记的变化,还有他们对于政治生活的理解的变化。我们要关注的是西方乐器和土耳其乐器的演变和沟通。

第二位发言的学者是来自美国的Anne RASMUSSEN教授,她发言的题目是《丝绸之路上的表演:W&M MEME的摩洛哥和阿曼之旅》。在这个发言中,Anne RASMUSSEN教授认为,音乐实践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她长久以来把阿拉伯音乐的实践与表演视作自己田野工作及教学的方法论。“田野中的表演”在非语言的领域中增进了交流成为了Anne RASMUSSEN教授工作的中心。
威廉与玛丽大学Anne RASMUSSEN教授


在提问环节中,有学者提出,在自己国家,对于非穆斯林女性要进入穆斯林社区很难,更别说学习音乐弹奏乐器了,因此想问一下Anne RASMUSSEN教授是否也面临这样的困难,女学者是否很难学习表演呢?你在什么样的听众面前表演?Anne RASMUSSEN教授认为,我觉得你的第一个问题和我相关性最高。在印尼进行田野工作时,我作为一个观察者,我应该观察一下人们在印尼是怎么演奏伊斯兰音乐的。在印尼,人们很喜欢唱歌,他们用阿拉伯语唱歌,这给了我很多灵感和力量。因此,当我回国后,我鼓励学生们多唱歌并感受唱歌和音乐的相关性。在摩洛哥,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女性完全可以自由表演并且和我们这些协会进行合作,譬如纳斯比那,那里的孩子在他们父母的鼓励下学习这个乐器。很多像我这样年龄的女性其实是非常自由的,这是在摩洛哥的情况。在阿曼,也有女学生男学生混合在一起学习。很多学生都有很强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敏感性。因此,他们如果是学习中东的专业,他们会学习阿拉伯语,并且他们完全了解怎么去问问题。

观众提问:
主办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单位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
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协办单位:上海行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世界音乐季


(摄影:沈兴)


欢迎关注!


    关注 仪式音乐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