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M“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专题研讨会系列报道(二)

 

◎工作坊:表演中的东阿拉伯木卡姆...





10月20日下午2点,第24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专题研讨会之“表演中的东阿拉伯木卡姆”工作坊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举行。工作坊由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斯科特·马库斯(Scott Marcus)教授主讲,由民族音乐学独立学者程之伊主持。



如工作坊主旨中的“表演”所示,马库斯教授开场即以一曲乌德琴(Ud)弹唱,一首竖笛奈伊(Ney)演奏向现场听众展示了拉斯特木卡姆的风格所在。接下来马库斯教授简短地介绍了他学习、演奏与研究东阿拉伯木卡姆的经历。马库斯教授首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就读期间随他的导师莱西(A.J.Racy)教授学习乌德琴演奏与理论知识。这一过程在他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实地考察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此后马库斯教授即在大学中教授东阿拉伯音乐理论与表演方面课程,并任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任中东乐团指挥至今。此次工作坊以他多年的教学、演奏实践经验为基础,分为两大部分:理论中的木卡姆,以及实践中的木卡姆。

理论部分偏重于从木卡姆与西方音乐理论类似现象的对比出发来进行阐述。如在所使用音阶方面,和西方音乐中常用音阶类别只有大、小调及其变化相比,木卡姆中的音阶数量极多,约有60余个,且各自有其不同名称。这点与人们以往对西方艺术音乐形态组织的复杂丰富印象大相径庭。单就音阶而言,西方音乐与木卡姆音乐相比显得十分贫乏。与西方音乐以半音为基本单位,且少变化音的特点相比,木卡姆音阶中的各音都可以做升降半音以及四分之一音等不同变化。这就是木卡姆音阶数量倍增的方式与原因。
同时马库斯教授也谈到,木卡姆音阶数量虽多,但其使用频度有较大差异。一些较少使用的音阶往往在演奏者向他人显示自己独有技艺之时才得以听闻。而常用的音阶有6至8个左右,此次工作坊中介绍的“拉斯特”(Rast)木卡姆就是其中之一。由于20世纪之后西方文化的渗入影响,使得木卡姆音乐的记录与研究工作中也普遍使用西方记谱法。以西方术语表述,拉斯特木卡姆音阶就是含有半降三级与七级两个微分特性音的自然大调音阶。从理论来看,似乎是易于理解与掌握的。但马库斯教授特别指出,这种理论上的简单认识与基于表演实践的拉斯特木卡姆有很大区别。随后他结合一首拉斯特木卡姆的演奏与讲解具体加以说明。

例如在音阶上,表演实践中的拉斯特音阶除了理论上的基本形式之外,还会随着上行与下行分别有七级音的半降和“自然降”,即降半音的不同。这在许多理论阐述中并没有加以说明。但是在演奏实践当中是被广为应用与严格遵守的。

再如其中的每一个音都会有其特有的旋律进行模式。如按照西方理论,拉斯特木卡姆也应该是Dol-Re-Mi的进行方式。但在实际演奏中,Dol音要直接上行三度至Mi,Re音是省略的。在下行时,再恢复Mi-Re-Dol的进行。类似于此的各个音特定旋法,在马库斯教授随后的工作坊内容中得以一一展示。

从中我们看到木卡姆音乐表演者们不言自明的“默会知识”。它们的形成原因,并没有文化内部人的口头或理论阐述。但马库斯教授举了他在埃及学习时的事例,指出这样上行三度的拉斯特木卡姆旋法,在开罗清真寺的唤礼中广为应用。而伊斯兰教制度化的礼拜安排,让这样的音乐形态特征在每一位当地穆斯林周而复始的宗教生活中不断践行。因而铭刻到人的身体记忆里,自然而无形地融入到文化,融入到生活当中,并相应地在木卡姆音乐中得以显化。

从马库斯教授以表演视角切入的东阿拉伯木卡姆音乐工作坊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北美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值得学习与借鉴的一些信息与经验:(1)对于音乐形态的关注,并没有从当前学科的实践中弱化;(2)与西方式的技术理论从具体音乐中进行“提炼”的方式不同,以实地考察为重要手段,以介入表演实践的“双重音乐能力”(bi-musicality)获得来反思并深化分析形态特点成为学科的重要理论工具与特点;(3)同时将此种习得性的知识与通常为人忽略的所谓文化“背景”联系起来,以便于从文化局外人的视角对它们进行认识与阐述。以上这些,也许是工作坊听众们除了获得拉斯特木卡姆具体知识之外,另一重要的收获。
主办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单位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

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协办单位:上海行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世界音乐季


欢迎关注!


    关注 仪式音乐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