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5%完赛率、人性化服务、安全保障,爱上上马远不止这些理由

 

10月30日,来自85个国家的跑者用自己的双脚踏出欢乐的节奏,为上海国际马拉松庆祝了21岁生日。从最初5000人参赛,到如今15万人报名,38000人站上赛道,全程共有超过8000名工作人员拉起一道安全网……这些数字正是上马不断进步的证明。...







10月30日,来自85个国家的跑者用自己的双脚踏出欢乐的节奏,为上海国际马拉松庆祝21岁生日。

从最初5000人参赛,到如今15万人报名,38000人站上赛道,全程共有超过8000名工作人员为参赛者拉起一道严密的安全网……这一连串的数字正是上马不断进步的证明。

马拉松过后,往日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又取代了那些奔跑的身影。年复一年的上马在办赛上逐渐趋于稳定,作为一张城市名片,人们爱它,而它为跑者们到底带来了什么,又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



文/木马



赛事无“噱头”就是最大的成熟

“这次跑下来特别舒服,赛道两旁的工作人员和观众给我了很多鼓励和惊喜。”作为连续两年参加上马半程比赛的跑者,在上海工作的法国人马修这样说道,“今年的比赛比去年更好。”

“惊喜”,可以说是马修和不少完赛的跑者们对上海马拉松共同的评价。



其实,回顾今年的两场赛前发布会,上海马拉松组委会并没有亮出顶级跑者、大牌明星或是精美完赛奖品这样的“噱头”来炒作这项赛事。

“今年的上马主要是对赛道进行了一些微调,让跑者更能感受上海的城市文化;10公里和健康跑的参赛者今年也能得到奖牌;而在服务和安全保障上,我们将进一步升级。”上马运营方东浩兰生赛事公司总经理周瑾在赛前这样告诉早报记者。



“赛事的最大亮点,应该就是今年把重点放进了上海体育场,让跑者能体会到运动员的仪式感。”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非但不是说明上海马拉松一成不变,反而体现了已经21岁的上马逐渐步入成熟阶段。

这种成熟不仅仅表现在赛事运行的稳定——以体博会形式供跑者领取装备,细化赛前存包区域,赛中提供海绵为选手擦身降温,志愿者事先把水分装成小杯,赛后食物包中增加香蕉,终点处增设免费按摩区域……





成熟更体现在赛事为跑者的安全负责——志愿者总人数增加至3396名,裁判300名,加上赛事工作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及安全保障人员,共有超8000人组成一张全面的保护网;除了骑行和巡逻的医务人员,赛事还增加了“急救兔”。



“参加了15年的上海马拉松,在这里比赛最踏实。”76岁的山西跑者孙更生在去年无缘上马后,今年重新回到上海比赛,他对比赛唯一的“抱怨”就是报名人数太多造成抽签太难,“其实好的比赛真的不用太多宣传和变化,跑者喜欢,自然就来跑。”

超过95%完赛率背后的意义

作为一场金标赛事,上海马拉松给跑者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服务出色”的跑步比赛。

上马每年的完赛率几乎都领先于国内同类马拉松比赛,今年亦是如此。据上马组委会官方统计,半程马拉松的完赛率约为98%,全程马拉松为95%。



考虑到今年全程项目的名额从去年的15000人增加到20000人,这也就意味着有近19000名跑者都在规定的6小时15分钟的“关门时间”内完成了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一组数据不仅仅在国内能保持领先地位,甚至在国际上都能排上名次。可以参考的是,2016年东京马拉松共有36173人参赛,34697人完赛,完赛率达到95.9%;而完赛率相对较高的波士顿马拉松,这个数据也差不多是97.9%。

这么高的完赛率能说明什么?或许正是跑者们越来越成熟的表现。

一个值得津津乐道的细节就是,如果你在领装备的上海体博会活动现场,你可能随处就能听到跑者们讨论训练方式,比赛配速和补给方案的话题。



而在上马比赛结束后,类似的“赛后讨论”同样不绝于耳。

“没想到我在10公里左右的时候起了两个水泡,这双鞋没穿多久确实不适合拿来比赛。”从江苏赶来参加上海马拉松的跑者李先生在赛后和身边的另一位跑友这样讨论着。

如今,上海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贯穿整个周末,甚至是分布在全年的跑步嘉年华,它已经成为了跑者们分享跑步心得、交流跑步技巧的一个平台。

上马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

这几年,中国见证了马拉松井喷式的发展。

一组简单的数据是最好的体现,截至10月12日,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共有294场注册;而2011年这一赛事全国仅有22场,5年增长了13倍之多。

许多城市将马拉松作为一个提升城市形象和刺激城市经济的方式,但在没有足够办赛经验的情况下,良莠不齐的组织和服务,反而给部分城市的发展带来反效果。



相比于那些年轻的马拉松赛事,“老字辈”的上马则已经融入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它不仅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影响力,为跑者们带来更多的比赛机会,甚至能给城市带来更多商业方面的投资和关注。

如今像耐克、宝马、兴业银行都国内外企业都继续上马多年的赞助商。

此外,连续两年赞助北京马拉松的西贝莜面村这次也成为了上海国际马拉松的合作伙伴,把高品质的食物补给带到了上海的赛道边。而上马在对赛事补给品的提供上也有很高的标准,要求补给品健康、无添加食品,这也成为了两者“牵手”的最大基础。



当年,这些变化也不仅仅停留在商业上。整个城市对于马拉松的理解都在逐渐改变。

“每年上马的这个清晨,我都忙得不得了,要送好几次客人。”今年40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这样调侃道,“跟车上的跑者聊聊天,有时候我都想去参加了,就是开车实在太忙了。”

生活在上海的人越来越理解、支持甚至是欣赏这项赛事,这场挑战极限的路跑活动自然也变得更加包容。





在今年的上马比赛中,多了一道风景线,那就是视障跑者。由40名视障跑者和陪跑者组成的“蓝睛灵”跑团分别参加了全程、半程、10公里和健康跑。

当他们经过普通跑者的身边时,其他人不仅会让开道路,甚至会送上鼓励的话语。

“听说上马比较专业,我也想尝试一下通过运动接触更多人。老实说,第一次去有点慌的,担心自己敢不敢迈出第一步。”视障跑者王洛承在赛后分享了初次参赛的感受。“尽管我看不到周围的跑友,但是我能感受到周围兴奋的情绪,能闻到汗水的味道,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奔跑,我身为其中的一分子,很骄傲。”





爱上上马,这些理由足够吗?

私奔近期10大热帖,您可回复相应数字取阅。

回复:1  天天喊着减肥,今天告诉你100卡路里到底长啥样?

回复:2  2015年最具人气的10首跑步音乐,赶紧收藏即插即用

回复:3  如果你坚持跑步两年,你也可以像他一样“重生”

回复:4  这位美女跑了100场马拉松才熬出的10条建议!献给所有爱跑女孩

回复:5  Selina半马露伤疤催泪17万网友,身体一半汗腺因烧伤受损

回复:6  不同健身治愈不同情绪:压力大适合练瑜伽,心情差最好去游泳

回复:7  一大波妹纸玩起“反手炫腹”,以此证明好身材科学吗?

回复:8  没时间健身?听听著名“床上运动专家”陈意涵的建议吧

回复:9  运动健身8大谣言逐条粉碎!多吃蛋白质也未必能长肌肉

回复:0  还在每天“微信计步”等点赞?你真以为走几万步就能健身?

特别提示:

我们期待分享您的跑步故事和经验

赐稿请发送至邮箱 siben@wxjt.com.cn

【声明,任何公众帐号转载前须与我们联系,并完整注明出处:“私家奔跑,中国跑者个性化服务平台。微信号码:sijiabenpao”。】




    关注 私家奔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