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

 

在这样的自为的和外在的——尤其是非自然的外为力的作用下,人们对食品的滋味感觉怎么可能“一如既往”,“甘之如饴”呢?...



这日因缘聚宴,于一个档次不算太低的处所,有亲忽曰:“现在觉得什么菜都没有味道,没有一样东西像小时候那样好吃”,于是众人议论缘由。当场议论中,便觉至少有四方面的可能原因,现细剖之,或者更可扩展一、二,基本可说“大差不差”。

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吃不愁”。比之以前,现在的一般人家可谓“吃着(穿)不愁”,基本的“吃”,且是顿顿有蔬更有荤的“吃”,已不窘迫,已成常态——虽不少人甚至已为“保健康”、“保身材”而“不敢多吃”,但也一定是“无荤腥不吃饭”、“无‘好菜’不开桌”的了。吃饭,既是一种生理之需,也是一种常规“动作”,又更像是一种预定的程序和过程,并不能让人感到“如饥似渴”,“孜孜以求”,“趋之若鹜”。常言道:“饥不择食”,只有时时感到饥饿,常常感到“吃不饱”,人们才会对食物有强烈的馋欲,才会不挑不拣,才会感到吃什么都是“可口”的。而现代之人们,饱食终日,略无饥饿之虞,也无缺食之虑,即从未感到有一种真正的饥饿感——如此,又有多少人会对哪怕是高档饭店所提供的食物有这么一种强烈的“好吃”、“贪吃”之感呢?

原因之二,可能在于“吃惯了”。虽就一般民众来说,未必能山珍海味地经常享受,但寻常菜肴基本也都尝遍,以前要到过节之时才能吃到的东西,现在随时随地,想吃就吃,不为难事;以前要到特殊情况下——比如偶尔生病,才能额外享受的“营养餐”,现在无一日无之,无一餐少之;以前巴望着想吃,必须逢着特别的机会和时节才能品尝到的“好东西”,现在已“不作为奇”,早已“散入寻常百姓家”。天天的餍足食物,餐餐的满觉口味,早已使一般的食物自然地难以产生新奇诱人之感。“物以稀为贵”,不常吃到的东西,偶尔吃到,必觉稀奇,口味特别;常常吃的东西,即使货色再佳,做得再好,也就可能吃不出特别的味道,只觉得平常、普通、乏味。说到底,由于吃惯,便会食欲降低,食念减少,食感削弱,食趣散失,食意消淡。

原因之三,可能在于“吃疲了”。人的一生,正常情况下,身体之各项机能都承受无穷的压力和辛劳,脚要走上个几万几亿步,手要运用个几万几亿次,眼要睁闭个几万几亿秒,心要跳动个几万几亿次,吃食也要进行个几万次。每一次的吃食,唇齿舌喉都要随之运动、作用,而每一颗饭粒、每一屑菜肴、每一滴汁水的进口,都少不得舌头的出场,因而也更少不了味蕾的参与。多少次反复的出击,多少次反复的搅拌,多少次反复的刮擦,多少次反复的侵蚀,必然让味蕾疲于奔命,筋疲力尽——尤其是喜食者的味蕾将受到更加严峻的考验。长期的、少休歇的、随叫随到、“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味蕾,在多年的奔波和辛劳下,必然地会活跃性越来越下降,灵敏度越来越减弱,适应性越来越降低,“抵抗力”越来越不逮,以致好食当前,难以振作。

原因之四,可能在于“吃累了”。一个人一生中几万次的进食,除了需要唇齿舌喉等进口器官的参与外,更需要胃肠胆肛等大型器官的分工参与和作用。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各个器官都会在经历了时间的长跑以后越来越有所弱化,新陈代谢功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地减弱,因而对食物的需求和可亲度、附着度都会自然地降低。原来与伸缩性极佳的“大胃”相适应的“来者不拒”,慢慢会演变成“挑挑拣拣”;原来与消化吸收彻底的大小肠相合拍的“轻而易举”,渐渐会流变成“食之不化”;原来与快速新陈代谢相匹配的“如狼似虎”,悄悄会颓变成“闲庭信步”——人的整体的机能变化,将使得各个饮食消化器官之间的统一性、同频性、和谐性失去原来的默契度,从而导致有时候嘴欲享受而胃肠同时反对,让你想享滋味而不得的情况出现。

然而,在以上四种自然规律性的使人们感到“东西不好吃”的情形之外,有一种属于人为因素性的情形,可能更加使得味蕾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让人产生那种“什么都不好吃”的感觉,那就是:人们无可奈何,却又习以为常的国中的变异化了的食品。人的所有器官其实是极其精细、“分辨力”极高的,尽管几万次的进食、几亿次的咀嚼,可能使人们的味蕾有所消磨,使人们的味觉器官有所损伤,但是,除非不可抗力的意外伤害,一般情况下,其“保质期”是非常长久的,其功能性的发挥是不受影响的,几万次的使用频次本来是完全在它的“设计能力”之内的。然而,国中十数年以来撺突出来的这样那样的异化食品——促生的、速成的、注射的,催化的、磺化的、硫化的,激素的、色素的、毒素的,等等等等,为了尽快“满足”人们口欲而不惜销毁人们口感,摧毁人们味蕾的食品的“纵横捭阖”、“无所不在”,已然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味觉轨迹,掐断了人们的美食神经。

在这样的自为的和外在的——尤其是非自然的外为力的作用下,人们对食品的滋味感觉怎么可能“一如既往”,“甘之如饴”呢?


    关注 陈说陈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